(原標題: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央行周四進行40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結束連續(xù)19日暫停。今日無逆回購到期,凈投放400億元。
昨日央行超額續(xù)作MLF。開展3830億元1年期MLF操作,對沖當日降準置換后3365億元1年期MLF到期,中標利率為3.30%,實現465億元資金凈投放,而逆回購則連續(xù)19日暫停。
中信固收明明表示,自7月23日開展5020億元1年期MLF操作后,央行已連續(xù)16日未進行流動性投放,此次在資金利率和政策利率結束倒掛后重啟流動性凈投放,有利于維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外匯研究員王有鑫表示,在流動性相對充裕情況下,通過超額續(xù)作MLF,進一步釋放了貨幣政策邊際寬松信號。央行選擇在此時點進行操作有以下幾點考慮:一是本周將迎來企業(yè)稅款繳納高峰期,提前釋放流動性可對沖資金需求;二是8月10號以來,土耳其里拉危機持續(xù)發(fā)酵,風險逐漸蔓延至我國,導致我國股市和匯市跟隨下跌,資本外流加劇,及時向市場輸送流動性可緩解市場緊張情緒;三是積極的財政政策也將持續(xù)發(fā)力。最近一段時間,政府債券發(fā)行規(guī)模和速度明顯加快,債券發(fā)行繳款也對流動性產生回籠效應。
在央行超額續(xù)作MLF的背景下,8月15日,上海銀行間同業(yè)拆放利率(Shibor)雖然連續(xù)第二個交易日全線上漲,但與上一日相比,漲幅明顯收窄,說明市場情緒有了一定的緩解。
本周流動性仍面臨一定的收斂壓力。本月主要稅種申報截至日為15日,結合以往經驗,15日及前后幾日將是稅期因素擾動最大的時期。未來幾天,稅期對流動性的影響將逐漸加大。
央行發(fā)布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下一階段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根據形勢變化預調微調;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堅定做好結構性去杠桿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jié)奏。
央行提出,觀察銀行體系流動性宜從“量”、“價”兩方面著手:一是看“量”,要看銀行體系超額準備金水平,而不是簡單看基礎貨幣數量;二是看“價”,也就是要看貨幣市場利率尤其是銀行間的資金價格。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是合理充裕的。
華創(chuàng)證券研報認為,資金面最寬松的階段可能正在過去。隨著資金面最寬松的階段逐漸過去,前期利率下行最主要的驅動因素開始出現動搖。而財政刺激和寬信用的預期、通脹出現超預期反彈、匯率貶值壓力不斷加大、全球利率反彈等因素對利率的推升作用開始增強。資金面拐點出現之際,利率的底部可能也已經出現。
對于未來資金面的情況,市場普遍認為,在穩(wěn)貨幣政策方向下,當前貨幣政策繼續(xù)定向放松仍有必要、而且也有空間,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并且定向支持實體經濟融資,不排除央行繼續(xù)實行定向降準或增加MLF投放的可能。
Wind統(tǒng)計數據顯示,央行公開市場本周無逆回購到期,周三有3365億元1年期MLF到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