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財聯社2月15日訊(記者 汪斌)隨著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簡稱“稀交所”)金屬鐠釹競標交易公告來到第三場,其線上競標交易規(guī)則開始被市場重新審視,行業(yè)悲觀情緒亦被放大。多位業(yè)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指出,從前兩場金屬鐠釹競標交易成交結果來看,兩次成交數量、成交價格和買家皆一樣(中標交易商代碼不變),猜測前兩次競標交易由北方稀土(600111)(600111.SH)“自導自演”,接盤方或為北方稀土關聯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前兩場金屬鐠釹競標交易產品數量分別為20噸金屬鐠釹(TREM≥99%),但兩次合計成交數量分別只有5噸,可見市場成交不給力。這無疑給稀交所金屬鐠釹競標交易開局帶來壓力。
成交結果公告顯示,2月13日場競標參與報價的企業(yè)交易商15家,報價15個,其中有效報價1個,成交價為86.1萬元/噸;2月14日場競標參與報價的企業(yè)交易商11家,報價11個,其中有效報價1個,成交價為86.1萬元/噸。
生意社數據顯示,2月13日金屬鐠釹價格為87.5萬元/噸;2月14日金屬鐠釹參考價為86萬元/噸,與2月1日90萬元/噸相比,下降了4.44%。此前北方稀土2月1日公布的2023年2月稀土產品掛牌價格中,金屬鐠釹為78.7萬元/噸,同比下降20.86%。
根據競標交易規(guī)則,在競標底價和報警價的價格區(qū)間內,以交易商最大申報數量對應的申報價作為本次競標的成交價,高于或等于成交價的報價,全部以成交價成交;當出現多個相同最大申報數量時,取每個申報數量對應報價的均價作為成交價。
此前,內蒙古包鋼稀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簡稱“包鋼國貿”)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線上競標交易成交價對市場價格具有指導性和參考性。
但多位業(yè)內人士認為,包鋼國貿要求線上競標交易不公布競標底價和報警價的設置不合理,對買家和市場不具備參考意義,唯一的參考意義就是方便北方稀土觀察市場情緒,然后調整稀土產品掛牌價格。
“線上競標交易是創(chuàng)新營銷模式,我們是完全按照公告的成交條件和成交流程執(zhí)行的。買家報價的話,要參考一下現在市場價格?,F在線上競標交易剛開展,有的企業(yè)已開戶但還沒參與競價,有的持觀望態(tài)度,想看看前面的企業(yè)是怎么參與的?!毕〗凰嚓P人士對財聯社記者稱。
據財聯社記者了解,目前國內輕稀土市場詢單冷清,下游磁材廠目前仍以消化庫存為主,且終端訂單不足,稀土市場金屬需求情況仍未有改善。多位業(yè)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預測,稀土市場行情走勢下滑,稀土產品價格或將持續(xù)回調。
(編輯 劉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