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僑城披露深交所下發(fā)的年報問詢函。深交所要求華僑城解釋說明年報披露的房地產業(yè)務毛利率小幅增長但凈利潤大額虧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大幅增長等情況的原因及合理性。
毛利率增長但凈利潤大額虧損
(相關資料圖)
問詢函內容顯示,深交所針對華僑城2022年度報告進行審查中發(fā)現(xiàn),該公司報告期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767.67億元,其中房地產業(yè)務收入493.66億元,旅游綜合收入272.20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6.27%、37.16%,實現(xiàn)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09.05億元,較2021年同比大幅下降387.05%。
針對公司房地產業(yè)務2021年、2022年毛利率分別同比下降37.96個百分點、增加0.51個百分點,2022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凈額為-5.75億元,貨幣資金2022年期末余額同比下降38.41%。問詢函要求華僑城說明,房地產業(yè)務毛利率小幅增長但凈利潤大額虧損的主要原因及合理性。同時說明報告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凈額為負、貨幣資金余額大幅下降的原因,并結合公司有息債務情況,分析公司短期及長期償債能力,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
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大幅增長
年報顯示,華僑城報告期就房地產開發(fā)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15.07億元,而2021年僅計提約12.57億元存貨跌價準備。對此,問詢函要求華僑城,詳細說明報告期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涉及的具體項目情況,包括但不限于項目業(yè)態(tài)、開發(fā)建設狀態(tài)、存貨賬面余額、報告期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存貨跌價準備期末余額等。
華僑城于2月16日披露的《關于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的回復公告》顯示,公司預計對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準備20億元至25億元。2022年報顯示,公司報告期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1.39億元。對此情況,問詢函要求華僑城說明減值涉及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具體情況,業(yè)績預告與年報關于長期股權投資減值計提金額差異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說明長期股權投資減值的主要測算過程及依據(jù)。
截至2022年末,華僑城投資性房地產期末余額為146.61億元,報告期對投資性房地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03億元。問詢函要求華僑城說明,公司投資性房地產涉及項目的主要情況,相關項目減值跡象的判斷依據(jù)及主要減值測算過程,分析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計提是否充分、合規(guī),是否與所在區(qū)域市場變化趨勢保持一致,是否偏離同行業(yè)一般水平。
此外,華僑城對在建工程、使用權資產分別計提減值損失1.67億元、1.09億元。問詢函要求華僑城詳細說明涉及的在建工程和使用權資產的具體情況,減值跡象的判斷依據(jù),減值測試的主要過程,并說明資產減值損失計提是否充分合理。
對子公司股東應收款786.54萬元“未收回”
華僑城年報顯示,公司2022年實現(xiàn)投資收益-24.20億元,其中“對聯(lián)營企業(yè)和合營業(yè)企業(yè)的投資收益”為-24.65億元,同比下降324.15%。問詢函要求華僑城,結合聯(lián)營、合營業(yè)企業(yè)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等,說明投資收益的確認依據(jù)、測算過程及合理性。
截至2022年末,華僑城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為130.64億元,同比下降5.30%。公司2022年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共計127.05億元,而遞延所得稅資產明細“減值準備”為5.71億元。問詢函要求華僑城,說明報告期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計算過程,同比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并核實說明遞延所得稅資產與減值準備之間的變動方向、勾稽關系是否一致,是否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的有關規(guī)定。
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華僑城其他應收款期末余額為317.21億元,其中,關聯(lián)方往來款為186.36億元,占其他應收款的58.75%。公司有多筆對控股股東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及同受控股股東控制的多家公司的其他應收款,往來性質為“經營性往來”。同時,公司對子公司少數(shù)股東陳學建的其他應收款786.54萬元尚未收回。問詢函要求華僑城,分別說明上述其他應收款中往來款的款項性質、具體內容,交易對方以及交易對方是否與公司、公司控股股東、董監(jiān)高存在關聯(lián)關系,相關款項是否構成財務資助或者非經營性資金占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