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月12日消息,魅族一項自動駕駛領域的新專利曝光,通過超寬帶定位技術獲取駕駛員的坐姿習慣,并通過AI訓練判斷是否存在疲勞駕駛的風險。據悉,在去年12月,魅族科技公布了FlymeAuto車機系統(tǒng),將為大屏車機帶來更多智能特性。
(圖片來自:吉利官網)
進入智能電車領域不久的魅族,已從去年開始公布了多項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相關專利,也讓人更加期待真正配備了FlymeAuto車機系統(tǒng)的車輛發(fā)布。從最新公開的消息來看,魅族一項自動駕駛相關的新專利曝光,可以通過坐姿判斷疲勞駕駛的情況,做出風險提示。專利介紹中表明,這項功能是通過AI訓練獲得數據模型,也就意味著這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矯正坐姿”式的風險提示,會按照不同駕駛員的身型、慣用姿勢做出判斷。這項技術對于交通安全還是非常有貢獻的。
(圖片來自:吉利官網)
事實上,疲勞駕駛已經成為了近年來的“公路殺手”。交通局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每年因疲勞駕駛引發(fā)的交通事故多達10萬余起,累計造成9萬人重傷或死亡。而疲勞駕駛與醉駕、毒駕不同,駕駛者在行駛過程中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在疲勞駕駛,這才是釀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當然,智能電車的使命除了讓駕駛者的駕駛體驗更舒適之外,通過智能車機的介入,降低交通事故的風險,也是比較重要的責任。在去年,京東方申請了一項自動駕駛的專利技術,通過對駕駛者眼睛的識別,判斷是否存在疲勞駕駛的風險。不過,這項技術其實并不好實現(xiàn),畢竟眨眼頻率可能受到的影響還是比較多的,像是開啟車窗,風速過高引起的頻繁眨眼,或是眼睛不適而頻繁眨眼,存在的誤差還是比較多一些。
(圖片來自:吉利官網)
三星在今年CES 2023展會上也公布了與京東方相似的專利技術——Ready Care。這項技術核心部分與京東方一樣,都是通過對眼睛的識別判斷駕駛員是否存在疲勞駕駛的情況,而細微的差別是,三星主要識別駕駛員眼皮翻動的頻率,而非單純的眨眼頻率。但實際上,這兩種技術應用于車機系統(tǒng),可能會出現(xiàn)的情況都是相似的,影響判斷的因素太多,很難確保準確度。
不得不說,在關注安全駕駛這件事上,幾乎各個車企都交出了不同的方案,除了疲勞駕駛之外,像是酒駕的識別,也有不少廠商在嘗試。在自動駕駛還未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之前,通過智能協(xié)助的方式規(guī)避可能出現(xiàn)的交通事故風險,減少交通意外,對于駕駛員、行人都是一件好事。
(封面圖片來自:吉利官網)
關鍵詞: 自動駕駛 疲勞駕駛 事故現(xi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