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們周末愉快,今天恰逢假期,小雷就不聊那些難以短時間理解透徹的行業(yè)技術或大企業(yè)動向了。
我打算化身互聯(lián)網(wǎng)野生吃瓜經(jīng)理,帶大伙看看,最近個人覺得賊有趣的一件事兒。
具體來說,是我前幾天在刷B站時,看到首頁推薦上,出現(xiàn)了這一條視頻。
(相關資料圖)
圖源:嗶哩嗶哩@真的風車車
從標題來看,似乎看不出視頻有啥引人入勝的地方。
但點進去UP主界面后,我發(fā)現(xiàn)這位UP主有點猛,首次投稿便獲得500萬+播放量。
嘶...不對勁不對勁。
新人UP主一般都沒啥流量,而這視頻不僅播放量爆炸,還登上全站排行榜最高第一名。
莫非是視頻知識含量很高,讓觀眾們如癡如醉,流連忘返?
抱著好奇心的我,趕緊打開視頻,看看到底是啥內容。
說真的,視頻短得一批,完美符合了短視頻容易爆發(fā)流量的邏輯。
但不同的是,這個視頻所傳達出來的快樂與意義,小雷認為已經(jīng)超越很多低創(chuàng)短視頻了。
圖源:嗶哩嗶哩@真的風車車
簡單來說,UP主這個視頻,是記錄了他和大學朋友們一起玩捉迷藏的過程。
捉迷藏這游戲,估計很多小伙伴在童年時期,都有和兒時玩伴組團玩過。
游戲規(guī)則很簡單,基本就是大伙經(jīng)過猜拳,選出“貓”(捉人)和“老鼠”(躲藏)兩大陣營。
游戲開始前,“老鼠”可自行隱藏到某個地方,等游戲開始以后,“貓”就會露出獠牙,對“老鼠”進行無情追捕。
在規(guī)定時間內,“貓”如果能抓到所有“老鼠”將獲得勝利,反之則落敗。
這游戲沒啥復雜的地方,只有最純粹的快樂和刺激。
不過問題來了,大學生都是20多歲的成年人了,怎么還擱這玩捉迷藏,不幼稚嗎?
關于這個疑問,其實可以用評論區(qū)網(wǎng)友的一句話來回答:
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幼稚,但對于大學生來卻是剛剛好。
圖源:B站
更何況,這位UP主和朋友們,把現(xiàn)代科技與傳統(tǒng)捉迷藏做了融合,誕生出了船新玩法。
不是我吹,這玩法誰看了,估計都想拉幾個朋友玩一晚上。
核心玩法沒變,仍是捉人者與躲藏者的博弈游戲。
而最大的創(chuàng)新是,所有參與到游戲的玩家,都會在同個微信群里打開共享位置。
于是,咱們就能看到這樣一幅景象,幾個頭像不斷挪動位置,以達到捉人/躲避的目的。
圖源:嗶哩嗶哩@真的風車車
當然,這時大伙可能覺得不公平。
既然“老鼠”能看到“貓”的實時位置和軌跡,那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躲起來?
沒錯嚯,所以UP主把規(guī)則魔改了一下,讓每位玩家即是捉人者,也是躲避者。
他們先在微信群里擲骰子,根據(jù)骰子點數(shù),分出序號從1到6的玩家。
圖源:嗶哩嗶哩@真的風車車
重點來了,在這場捉迷藏中,沒有真正的同伴,說是“人人自危”都不過分。
1號玩家捉2號,2號玩家捉3號,3號玩家捉4號...
至于6號玩家,自然是逮捕1號啦,手尾相連,形成閉環(huán)。
圖源:嗶哩嗶哩@真的風車車
這就很刺激了,有點“大逃殺”的味道,危機四伏,身邊都是敵人。
而且,由于自己的位置是實時共享的,意味著所有玩家都不能擺爛躺平。
你在捉下一序號玩家的同時,上一序號的玩家,也在對你虎視眈眈,盯著你的地圖定位挪動腳步。
如果你是大學生,最近晚上突然看到有幾個人在狂飆,無需害怕,說不定他們就在玩這游戲。
圖源:嗶哩嗶哩@真的風車車
在小雷看來啊,除了設定上的刺激,這游戲還有兩大好玩之處。
一是自由度更高了,以往我們玩捉迷藏,考慮到捉人者不好找人,往往會把范圍縮小到一棟樓或一個胡同里。
范圍小固然刺激,但多玩幾次摸清地形后,捉人成功率會直線上升,游戲樂趣也就下來了。
現(xiàn)在不一樣,有了手機共享位置,玩家們可以把范圍定在一條街道,甚至是一個大學城里。
圖源:嗶哩嗶哩@真的風車車
二是游戲可玩性的提升,“共享位置”捉迷藏的核心是跑路越快,存活越久。
那咱們找一輛載具來提升移動速度,很合理吧。
圖源:嗶哩嗶哩@真的風車車
實際玩下來,是不是真的那么快樂呢?
小雷看了up主的一次直播玩這游戲的過程,只能說是節(jié)目效果拉滿。
他是4號玩家,在開啟位置共享后,前幾分鐘還無比淡定,和觀眾們直播嘮嗑。
還看著其他玩家“擠成一坨”,調侃戰(zhàn)況激烈。
但有句話咋說來著,人是不可能永遠安逸的。
上一秒他在看戲,下一秒,3號玩家便在地圖上步步逼近,很快就出現(xiàn)在up主背后。
嚇得他當場就拿起手機狂奔,青春的風拍打在臉上,讓少年笑得如此燦爛。
圖源:嗶哩嗶哩@真的風車車
不過等脫離危險后,up主還能和那些不危及自身利益的玩家聊上幾句。
逛到學校某個很少人的角落,還會發(fā)現(xiàn)一些刺激又奇怪的事兒,一對情侶坐在河邊幽會。
up主也不禁感嘆:“我是不是打擾到人家了,是不是不該來這里?!?/strong>
圖源:嗶哩嗶哩@真的風車車
游戲中最讓人上頭的特性,在這場捉迷藏中,幾乎都湊齊了。
隨機性、參與感、互動性、解壓和刺激程度...讓玩過的大學生都直呼無法自拔。
有一位網(wǎng)友跟著up主的腳步,和朋友玩起了共享位置捉迷藏,根據(jù)定位尋找,始終找不到“鼠鼠”在哪。
再抬頭一看,好家伙,這哥們已經(jīng)在樹上看戲了。
還有網(wǎng)友直接和7個朋友約好,在一座島上玩起了捉迷藏。
我超,擱這玩《無人生還》是吧。
不過呢,也有網(wǎng)友表示,原來的規(guī)則只有一個人抓,太累了。
建議參考CF的生化模式,把陣營分為感染者與非感染者。
初始感染者只有一到兩人,摸到非感染者就能將其同化為隊友,非感染者如果能活到最后,即可獲得勝利。
圖源:B站
其實玩法從來都不是固定的,只要玩家們能在這場捉迷藏中獲得快樂便足夠。
像是UP主@中國boy,就把規(guī)則魔改得更加刺激。
圖源:UP主@中國BOY
比如他們開局還用抽簽來決定,哪位玩家是“鬼”,但不會當場公布出來。
接著還把所有人頭像換成一樣的,更是讓游戲的刺激程度,上升了N個檔次。
合著,這不就是真人版鵝鴨殺嘛,別刀我,我鐵好人??!
圖源:B站
小雷在看完各個up主的游戲玩法后,自己也饑渴難耐,巴不得叫上幾個好友,當晚就開啟貓鼠游戲。
不過,正如網(wǎng)友說的那樣,游戲的最高配置是朋友。
自從進入社會這個修煉場后,小雷已經(jīng)很難再湊齊幾位好友來玩線下游戲了。
以往經(jīng)常一起在《英雄聯(lián)盟》中五黑的小伙伴,現(xiàn)在都忙著和生活對線,難以分身做其他事兒。
圖源:B站
甚至,現(xiàn)在我出門在外,都很難再看到三五成群的小朋友跑來跑去了。
那種和朋友瘋瘋癲癲的日子,已經(jīng)埋藏在記憶深處,所以網(wǎng)友們看到大學生們還能湊在一起玩游戲,才會這么感慨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