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上周,A股顯著上漲,上證綜指全周共漲0.46%至3265.65點,其余股指漲幅更大,深綜指、深創(chuàng)業(yè)板綜指周漲幅分別為2.75%、漲3.61%,科創(chuàng)50指數更是大漲4.45%。
北向資金上周每個交易日為凈流入態(tài)勢,雖然流入量有限。
就外圍情況看,銀行業(yè)危機已造成歐美市場對國際資金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上周甚至有報道稱,部分歐美儲戶正在將存款轉入亞太區(qū)域。在這樣的背景下,北向資金流入A股的動機或多或少就會有所增強。
外圍銀行業(yè)危機已實實在在地壓低了美聯儲加息預期。北京時間上周四凌晨,美聯儲雖然宣布加息25個基點,市場對后續(xù)加息預期顯著放緩,且市場開始猜測年中美聯儲可能就會轉為降息。市場對利率走向的預期已明顯表現在美國國債市場,上周美債收益率明顯走低。
外圍市場雖處于“多事之秋”,但這些事大多數與A股并無特別直接的關聯,或者說只是有些較隱晦的間接關聯,所以投資者雖然也得關心外圍情況,但關注重點仍應是國內因素。
本周A股股指可能比較平靜,但個股卻不一定,因為A股本周將進入年報的最密集公布時段,包括一些銀行在內的不少重磅股將在最后一刻公布報表,也包括更多的績差股扎堆公布報表。在上市公司年報公布后,通常市場也能從報表細節(jié)處預判一季度報表情況。炒股是炒預期,投資者應更重視一季度的報表。
除關注具體的上市公司報表外,投資者另得關注宏觀經濟走向,因絕大多數上市公司未來經營業(yè)績與宏觀經濟走向密切相關,能脫離大環(huán)境而業(yè)績獨自暴增的公司實屬鳳毛麟角。
今年前兩個月經濟有所恢復,不過現在距疫情防控措施優(yōu)化以來并不太遠,投資者應該仍有理由憧憬未來經濟復蘇的速度顯著加快。本周末,3月份經濟指標將揭開帷幕,屆時市場對經濟復蘇觀望一定會變得相對清晰,股市也會對此作出反應。
操作方面,投資者一般可繼續(xù)持股且視年報情況及季報預期調整些倉位。在個股選擇方面,對先進制造業(yè)、科技等領域上市公司可相對側重。對競爭能力平平,甚至依賴打價格戰(zhàn)的上市公司理應慎重,如汽車股之類,即使參與也得將介入時市盈率目標壓得低些。
在股票發(fā)行全市場注冊制已正式展開的大背景下,絕大多數個股的市盈率重心可能會下移,故行業(yè)龍頭或技術上有些排他性的上市公司才更具參與價值。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njcjnews)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