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帝有先天五帝和后天五帝之分。
2、先天五帝為統(tǒng)治東西南北中五個(gè)方位之天神、天上之帝,即東方青帝太昊、南方赤帝炎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玄帝顓頊、中央黃帝軒轅。
(資料圖)
3、后天五帝即天下之帝,為華夏上古五位圣王賢君,即伏羲、炎帝(姜石年)、黃帝(姬軒轅)、少昊(玄囂)、顓頊(乾荒)。
4、人們相信其死后亦成為神,輔佐昊天上帝和先天五帝統(tǒng)治五方。
5、先天五帝在儒教和道教信仰中有不同的稱呼。
6、以鄭玄為代表的神學(xué)體系認(rèn)為上帝為天之別名,總共有六天、六上帝。
7、六天上帝即昊天上帝與五方上帝。
8、昊天上帝(天皇大帝)為全天之帝;五方天帝各為一方天帝,分別為中央土德黃帝含樞紐、東方木德青帝靈威仰、南方火德赤帝赤熛弩、西方金德白帝白招拒、北方水德玄帝汁光紀(jì)。
9、以王肅為代表的宗教系統(tǒng)認(rèn)為五行人帝可稱為上帝,但不可稱為天;昊天上帝則可稱為天,祭祀昊天上帝即代表祭天。
10、六上帝中,自然帝昊天上帝可稱天,人帝即五行上帝不可稱天。
11、《隋書·禮儀》:“五時(shí)迎氣,皆是祭五行之人帝太皞之屬,非祭天也。
12、天稱皇天,亦稱上帝,亦直稱帝。
13、五行人帝亦得稱上帝,但不得稱天。
14、” 儒教傳統(tǒng)上是中國(guó)的主體宗教,周以后的儒教繼承了周以前的華夏信仰傳統(tǒng)。
15、儒教中的五方天帝 :東郊青帝 配帝:伏羲 從祀官:勾芒 從祀星:歲星 另有從祀:三辰、東方七宿南郊赤帝 配帝:神農(nóng) 從祀官:祝融 從祀星:熒惑 另有從祀:三辰、南方七宿中郊黃帝 配帝:軒轅 從祀官:后土 從祀星:鎮(zhèn)星 無(wú)從祀西郊白帝 配帝:少昊 從祀官:蓐收 從祀星:太白 另有從祀:三辰、西方七宿北郊黑帝 配帝:顓頊 從祀官:玄冥 從祀星:辰星 另有從祀:三辰、北方七宿 道教以五老天君對(duì)應(yīng)儒教的五大天帝。
16、五老天君 :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九炁天君南方梵寶昌陽(yáng)丹靈真老三炁天君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七炁天君北方洞陰朔單郁絕五靈玄老五炁天君中央玉寶元靈元老一炁天君。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duì)大家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