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講述的第2252位真人故事
我叫曼曼,28歲,一個典型的江南女孩。
(資料圖片)
10年前,我懷著無限的憧憬,來到了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大學。5年前,大學剛畢業(yè)的我,對回國很抗拒,覺得英國哪兒哪兒都好,回國就各種不適應。
后來,我又去呆了5年,這回呆得夠夠的了。今年5月我回國了,逛個街感覺像土 包子進城了,看什么都好發(fā)達。
(這就是特立獨行的我)
我1995年出生于江蘇南京,是家里的獨生女。
父親是我的偶像,他有股闖勁,總是在不斷嘗試新的行業(yè)和領域。
我小時候,父親在做進出口貿易。后來,他又去云南大理做文旅項目,開了民宿、咖啡館、旅行社。
他還拍過紀錄片,拍過電視劇??傊磺兴矚g的事兒,他都會去學習,去嘗試。
父親的言傳身教深深地影響了我,我性格外向,做事不拘一格,總是有自己的想法。
2008年暑假,我隨著夏令營團隊去了倫敦,旅行、參觀、學習英語。當時,我就想著將來要去英國讀大學。
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時候,我和小伙伴們在倫敦的特拉發(fā)加廣場看奧運會開幕式。沒想到,5年后,我又去了英國留學。
(2008年我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給中國奧運會加油)
高中,我上的是南京金陵中學國際部。畢業(yè)后,通過了英國的考試,我去了蘇格蘭首府的愛丁堡大學,學習經濟學,開啟了5年的求學之路。
剛開學,課業(yè)的壓力,讓我手忙腳亂,疲于應付。
愛丁堡秋冬季節(jié)天氣比較冷,風很大。到冬令時,下午三點多天就黑了,這讓我一開始有點不適應。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愛上了這座有“北方雅典”之稱的古老城市。這里是英國最獨一無二的城市,隨手一拍便是憂郁感和電影感。
愛丁堡有著悠久的歷史,古跡眾多,是文化中心,也是蘇格蘭歷史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每年8月的國際藝術節(jié),會有世界各地的一流文藝團體,在此舉行精彩的演出。
(我在倫敦閑暇時眺望遠方)
愛丁堡大學,是一所開放式的大學。這不僅表現(xiàn)在學校沒有圍墻,更表現(xiàn)在城市性格,人文歷史都融入在每一個人的學習生活中。
尤其是,這里慢節(jié)奏的松弛感,比起那些過于繁華的都市,更容易讓人靜下心來念書。
作為蘇格蘭的首府,這里不至于太“偏遠”或者“村”,相對更安全。
但是,在8月藝術節(jié)的氛圍里,在暖陽下櫻花盛開的時刻,在王子街的落日余暉里,你又會原諒愛丁堡一切的不好,會由衷感嘆能在這樣的城市生活,哪怕只是一小段時間,也是莫大的幸運。
(我在愛丁堡海邊沐浴陽光)
我特別幸運的是,在這里學習工作了6年。
這6年里,我學會了質疑,學會了思考,學會了辯證地看待事物。 這6年里,我花費了父母200多萬元,很有壓力感。
所以,大學一畢業(yè),我就想著要自己賺錢了。正好遇到一個外貿公司的工作,感覺不錯,就入職了。
我主要負責給一些高街品牌從中國采購配飾,這期間遭遇了疫情,工作進度緩慢,我就辭了職。
因為有了3年的工作經驗,我很快就在愛丁堡一家私企找到了新的工作——時尚買手。
這家公司的文具很出名,很多商超都在售,產品都是從中國進口的。我負責與中國供應商協(xié)商溝通,安排國際貨運。
(我在逛圣誕市場)
時尚買手的工作,顧名思義,就是代表公司,去購買可以為公司帶來利益的產品。需要研究潮流,分析爆款,預測單品銷售數(shù)量,記錄銷售情況,管理庫存,制定打折計劃等等。
我和部門經理一周只需上四天班,所以薪水不高,在25000-28000英鎊之間。
每周都有小長假確實很爽,但是為了多賺點,我還另外找了兼職增加收入。
其實,我在英國那些年,一直在做過各種各樣的兼職。我做的最多的是餐館、奶茶店、零售商店。我還幫別人做民宿運營,做代購。
哈哈,說起兼職我居然滔滔不絕了。扯得有點遠了,言歸正傳吧。
(我在倫敦逛街)
這個文具公司人不多,老板直接管所有人,經理手把手傳授工作經驗,所以我在這里的成長是飛速的,沒有交學費還學到了非常寶貴的職場技能。
這個英國老板,她很愛夸獎,一般不會直接指出你的缺點,而是通過測評的相互點評制,來提醒你哪里做的不好。
還有一點很有趣,這個公司從老板到員工全部是女性,是名副其實的女兒國。老板很熱衷于團建,每周例會都會發(fā)表一些雞湯給大家打雞血。每個月酒會、過節(jié),會送一些小禮品表示友好。
辦公室里整天都會播放新聞和音樂,出了什么新聞,或者流行歌,大家還會討論幾句。同事們會邊哼哼邊碼字,大家可以在輕松的氛圍里工作。
(你想保持好身材嗎?那跟著我一起健身哦)
公司員工手冊規(guī)定,真的有事做不完需要加晚班的話,不可以超過7點。如果下午有事,想要早一小時下班的話,還可以申請早一小時上班。
公司的午餐時間只有半個小時,并且每個人的午餐時間都是不固定的。我看同事們2點才吃的都有。
總之,就是上班抓緊每分每秒,到點關機走人,我下午四點半就可以收工回家了。
還有讓我驚奇的是,辦公室里居然可以只穿襪子或者穿拖鞋。
這里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劃得很清,絕對不會有人在非工作時間私下聯(lián)系你工作的事。到了旅游旺季,老板還會鼓勵員工花年假出去旅游休整。
(逛街總是那么美好)
這一切,本來是我向往的??墒?,在這里工作了一段時間,讓我有一種提前進入了養(yǎng)老模式的錯覺,工作時感覺一點沖勁都沒有。
經過對比和思考,我覺得這個公司,對我個人的規(guī)劃發(fā)展有局限性,于是我就跳槽去了倫敦的一個叫發(fā)發(fā)*的大廠。
第一天去發(fā)發(fā)*報到,雖然要求9: 30到,我還是早到了,我想早一點肯定沒有錯。
后來才知道,這個公司上班沒有打卡要求,工作時間彈性,幾點開始,幾點結束都行,只要不太離譜,完成任務就可以下班。
這個公司員工也沒有固定的桌子,就像圖書館一樣,可以隨便坐在哪里,一般一個團隊坐在一起。
(我在愛丁堡戶外休閑)
因為是時尚圈,這里的同事都很時髦,有的本身就是網紅。同時,每個品類的買手都打扮成那個品類的風格。
比如,運動裝的買手同事穿著戶外運動穿搭,美妝買手要么皮膚好,要么很會畫眼線涂口紅。
時尚圈好看的人很多,穿衣打扮風格也是時尚敏銳度的外在體現(xiàn)。鮮明的風格,自信的談吐,確實比較容易讓人記住。
每天下午三點有下午茶,我們會享用小零食和甜點,辦公室的氛圍輕松愉快。
買手助理的工作內容沒有什么難度,真正有難度的是時間管理,多任務處理和溝通技巧。
(和閨蜜一起喝杯奶茶)
因為一個買手助理,要協(xié)助采購50-100個品牌,所以工作看著簡單,實則需要嚴格的時間管理。做一件事很簡單,但是需要同時做好20件事就很難。
時尚圈的文職工作是出了名的薪水低,發(fā)發(fā)*買手助理薪水是30000英鎊上下。為啥是個范圍呢,因為我的簽的是時薪制,工作時長是自己上報,每天超過8小時還算加班,比永久合同要高一些。
好在公司有一個隱形福利,就是員工折扣和親友折扣買東西超便宜,屬于令人震驚的低價。我們可以給自己買,也可以用親友折扣搞搞代購作為副業(yè)“補貼家用”。
(有空了一個發(fā)個呆也很好哦)
今年5月,我的合同到期了,公司暫時沒有適合我的永久崗位,所以我辭職了。
在英國的工作時間自由,環(huán)境寬松,同事友好,但是我賺的錢太少了。這里生活成本很高,隨便一個外賣,沒有一二百塊錢是不敢點的。掙的錢大部分都交房租了,所以我經常會入不敷出。
有句話說“倫敦賺錢倫敦花,一分別想帶回家”。
還有一點,買手的工作充滿重復性,干久了有點疲倦。說出去是走在時尚的前沿,其實,每天的工作中有很多表格和系統(tǒng)操作項目,所以稱買手為EXCEL“女工”實至名歸。
(我就是那個EXCEL女工)
就算是大買手出差去看“秀”,也是一家一家不斷重復著看衣服,回來以后制作表格流程化選款下單。
日復一日重復的工作,沒有熱愛和興趣在背后支撐,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沒有挑戰(zhàn)性。
在這里的生活也沒有國內方便,倫敦的地鐵很古老了,速度很慢。我從愛丁堡到倫敦經常往返,這樣的距離,如果在國內一個半小時足夠了??墒?,我要花費四個半小時。
更重要的是,我一眼看到了職場的天花板:從買手助理開始,到初級買手,再到高級買手,做上買手總監(jiān),然后光榮退休。
(享受一個人的獨處)
我還觀察到一個現(xiàn)象,公司中層以上就沒有非本地人了。不知道是外國人升不到中層就離開了,還是他們比較傾向于讓英國人和歐洲人做領導,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留英上學工作生活,整整10年了。一開始,覺得很幸運,很美好,后來感覺有點厭倦了。
說實話,我反而懷念南京生活的各種便利了。我特別懷念那個30分鐘就能送上門的鮮果切外賣;懶得洗頭發(fā),可以去街邊花個20多塊洗;需要買什么都能網購。
所以說,人都是想要自己沒有的東西,選擇了一種人生,就意味著要放棄另外一種。選擇沒有好壞,我們只是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你認得出哪個是我嗎)
有姐妹們問我怎么健身,我覺得就是“管住嘴,邁開腿”,保證消耗>攝入,每天都鍛煉。我經常步行上下班,即使不去健身房也有8000步。
我身高175cm,體重55kg,目前感覺良好,這是我這個身高能達到的最低體重了。我不追求那種不過百的瘦,我更多想要的是健康的肌肉緊致感。
我現(xiàn)在28歲了,沒有年齡焦慮,也沒有要結婚的沖勁,我覺得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我希望另一半能有自己的事業(yè),自給自足,能夠理解并支持我的事業(yè)。
在一個地方呆久了,攜帶一些小習慣也是正常的吧?
“乘坐小轎車開司機那邊的門?!?
“ 回國逛街真的好像土 包子進城,看什么都好發(fā)達。 ”
“散步遇到同一社區(qū)不認識的人會打招呼說 hello ?!?
“很奇怪那些不排隊的,非要擠你前面,甚至開車鳴笛的?!薄跋萝嚾滩蛔λ緳C說 Thank you ?!?
“ 打車好便宜,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打得起車了。 ”
回想自己在中英兩地的生活,其實有時候會有不真實的感覺,覺得好像呆過的是兩個很不一樣的平行世界。
其實,大學剛畢業(yè)我對回國很抗拒,覺得英國哪兒哪兒都好,那時候回國各種不適應,會特別懷念英國。
(跟朋友一起游玩永遠是那么開心)
現(xiàn)在想來,應該是那會兒在英國還沒有呆夠。后來又去呆了5年,這回呆得夠夠的了。所以,覺得雖然有差異,但是完全可以接受,可以適應。
回國就是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趁著年輕小小的卷一卷。
有位哲人說過:“走好每一步路,這就是你的人生?!?
我只想踏踏實實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如果一定要規(guī)劃未來,我希望我的未來可以像一個轉盤,有指向任何方向的可能。
(歡迎關注本文主人公)
【口述:曼曼】
【編輯:陌上花開】
我們不能走過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里感受別人真實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