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久久久,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vr,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精品秘?一区二区三区美小说

原創(chuàng)生活

國內 商業(yè) 滾動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貨金融

科技 行業(yè) 房產

銀行 公司 消費

生活滾動

保險 海外 觀察

財經 生活 期貨

當前位置:消費 >

“保本保高利息”? 養(yǎng)老投資相關詐騙何時才能停止?

文章來源:金融界  發(fā)布時間: 2022-07-29 08:45:05  責任編輯:cfenews.com
+|-

以“內部員工理財”“保本保高利息”為誘餌,誘騙被害人簽訂虛假理財協議,騙取3名被害人325萬余元……7月27日上午,這起養(yǎng)老詐騙案件在上海市虹口區(qū)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虹口法院)進行了公開審理并當庭宣判。

一名保險公司的職員利用自己的職業(yè)身份輕而易舉騙取兩位老年人300余萬養(yǎng)老錢。

保險公司業(yè)務員詐騙3位老人325萬 錢款被其賭博揮霍殆盡

案件要從被告人孫某福做某保險公司的業(yè)務員說起。經辦保險業(yè)務時,孫某福認識了王阿姨姐妹和李阿姨等客戶,孫某福服務周到、熱情,一來二往,客戶對他都頗為信任。

2015年8月,作為保險業(yè)務員的孫某福開始向李阿姨推薦理財產品。孫某福向李阿姨介紹了一款委托貸款理財,號稱“保本保息,屬于公司內部的理財,投資利息高,也穩(wěn)定”。如果想購買這個理財,只能把錢直接打給他去購買,不過合同上能寫李阿姨的名字。李阿姨聽信了孫某福的話,陸陸續(xù)續(xù)向孫某福轉賬65萬購買理財。事后,李阿姨向孫某福催問投資的回報收益,孫某福以支付利息、補償款為名返還李阿姨2.9萬元,并誘導李阿姨將到期的理財,本息繼續(xù)進行投資。

2017年11月,孫某福聯系李阿姨,稱自己從保險公司跳槽到某證券公司工作,并向李阿姨推薦證券公司員工版的固收理財產品。孫某福謊稱該理財產品收益好,年化利率達9.998%,只有內部員工才有資格購買,為了回饋VIP客戶,其愿意用自己的名額幫李阿姨代為購買。

為了讓這個騙局更逼真,孫某福特意從網上花10元錢買了一份“高仿版”理財協議,使李阿姨再次信以為真,從而又從李阿姨處騙得30萬余元。

同樣的詐騙手法,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間,孫某福以委托理財為由,通過簽訂虛假的委托貸款資產轉讓交易協議,騙得被害人王阿姨姐妹兩人191萬余元。之后,孫某福以支付利息的名義返還了5.6萬余元,自此以各種理由推脫再沒有歸還投資錢款。2019年12月,王阿姨向孫某福催要贖回投資本金,孫某福謊稱,為了讓投資項目及早落地,拿回款項,需要打點費用。為了早日拿回錢款,王阿姨姐妹又被騙去47萬余元。

綜上,被告人孫某福實際詐騙數額共計325萬余元,騙得的錢款被其賭博揮霍殆盡。由于一直拿不到投資錢款,被害人李阿姨和王阿姨姐妹開始產生懷疑,并先后前往孫某福的公司求證,發(fā)現自己簽的理財協議都是假的,于是相繼報警,2022年1月孫某福被民警抓獲。

法官提醒這三點很重要

上海虹口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孫某福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錢款,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合同詐騙罪。上海市虹口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孫某福合同詐騙罪罪名成立。被告人孫某福到案后能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并能自愿認罪認罰,依法可從輕處罰。最終,法院判決被告人孫某福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十萬元,贓款責令退賠發(fā)還被害人。

這是一起典型的養(yǎng)老理財詐騙,被告人利用其職業(yè)身份,取得被害人信任后實施詐騙。本案中的三個被害人都是已經退休或即將退休的人,這些錢款大多也是養(yǎng)老錢,而本案中詐騙的錢財早已被揮霍一空,被害人損失巨大。那么,日常投資中,如何破解“假理財”騙局?審理本案的周軍法官希望給各位投資人提個醒。

第一:不相信所謂的“內部員工理財產品”,更不要相信所謂的內部投資、內部消息。只有金融機構的掛牌理財產品、掛牌的投資產品才是真正可以放心購買的理財產品。

第二:不要讓金融機構內部工作人員代購買,而要通過正當方式購買投資產品和理財產品,這是防范詐騙的有效手段。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要直接進入理財產品的發(fā)行人賬戶,如果進入個人賬戶或者第三方賬戶很可能就是買了“假理財”。

第三:不貪圖理財產品投資的高息回報。經濟學原理是:收益越高風險越大。多數詐騙活動披著高收益的外衣,你看中的是利息,但人家看中的卻是你的本金。

法院發(fā)布養(yǎng)老詐騙案例 揭示八大“套路”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養(yǎng)老詐騙刑事案件呈現出新特點,上述案件僅為冰山一角。7月26日,北京西城法院召開“涉養(yǎng)老詐騙典型案例”新聞通報會,介紹該院近五年來對涉養(yǎng)老詐騙案件審理情況、案件特點,發(fā)布典型案例并提出法官建議,提示居民常見的養(yǎng)老詐騙“套路”。

數據顯示,五年多來,北京西城法院共審理養(yǎng)老詐騙案件19件,被害人、投資人多達1200余人,涉案金額高達4.6億余元。

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汪琦表示,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老齡消費市場也迎來蓬勃發(fā)展,老年人的消費觀念正在更新,消費意愿和能力也在增強,老年人在追求高品質晚年生活的同時,不法分子也將犯罪的目光投向老年群體養(yǎng)老新領域。

養(yǎng)老詐騙主要有八種常見類型。一是“投資理財”騙局。犯罪分子打著“國家扶持”“政策補貼”等招牌,虛構理財項目或夸大投資收益,承諾“低風險、高收益”,吸引到投資后往往因運營不善而資金鏈斷,更有甚者直接攜款潛逃,造成老年人血本無歸甚至傾家蕩產。

二是“以房養(yǎng)老”騙局。犯罪分子以“以房養(yǎng)老”為名,誘騙老年人辦理房產抵押,然后惡意利用公證、仲裁和訴訟等方式或者使用暴力、威脅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老年人房產,造成老年人無家可歸、身負巨債。

三是“保險代辦”騙局。犯罪分子冒充醫(yī)院、銀行、保險公司等機構的工作人員,利用老年人渴望晚年生活有所保障的急切心理,謊稱可以代為補繳“社保”,收取“材料費”和“辦事費”。

四是“文玩收藏”騙局。有些犯罪分子以幫助老年人拍賣其收藏的糧票、郵票、錯版人民幣等“老物件”為誘餌,虛構高價,誘騙老年人委托代為拍賣,收取 “拍賣費”和“服務費”;有些犯罪分子將公司的劣質工藝品冒充為高檔收藏品,虛假承諾短期內會大幅增值且公司會高價代售或回購,誘騙老年人高價購買;有些犯罪分子還會合并“連環(huán)套”,先以高價拍賣為誘餌,吸引老年人到公司面談后再推銷劣質工藝品,實施“騙中騙”。

五是“養(yǎng)生保健”騙局。犯罪分子以免費體檢、領取獎品為誘餌,吸引老年人參加“健康講座”“專家義診”等活動,以“祖?zhèn)髅胤?rdquo;“特供專供”為噱頭,虛構或夸大產品功效,誘騙老年人購買 “藥品”、“保健品”和“理療儀器”。

六是“街頭迷信”騙局。犯罪分子自稱“神醫(yī)”或“大師”,虛構老年人自身或家人將有疾病、災禍,編造只要對現金錢財和金銀首飾“開壇作法”就可以“趨吉避兇”,再勾結同伙調包或詐騙款項,造成老年人財物損失。

七是“黃昏戀”騙局。“黃昏戀”騙局是“殺豬盤”的一種,犯罪分子利用單身老人情感缺失、生活孤獨的特點,通過網絡或短信交友發(fā)展為“戀愛關系”,再編造各種理由索要錢財。

八是“關愛幫扶”騙局。犯罪分子以“關愛老年人”和“幫扶弱勢群體”為旗號行騙,有的組織旅游參觀活動,通過誘導、捆綁銷售或變相收取會員費等方式行騙;有的冒充燃氣、自來水公司員工或社區(qū)、醫(yī)護人員,以上門檢修管線、檢測核酸為由入戶行騙;有的利用老年人的善心和同情心,通過虛假宣傳“慈善活動”“公益項目”進行非法集資。

詐騙、合同詐騙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案件最為典型城法院刑事審判庭負責人郭秋陽表示,養(yǎng)老詐騙是犯罪分子以養(yǎng)老為名實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各類違法犯罪,其中以詐騙、合同詐騙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案件最為典型。他發(fā)布了補繳社保辦退休,“靠譜”熟人不靠譜;黃昏戀遇“部委干部”,人財兩空長嘆息等五個典型案例并提出法官建議。

以“保險代辦”型詐騙案為例,受害人經親戚介紹,委托“熟人”補繳社保,但最終證實,這位“熟人”并不具備為他人補繳社保的條件和能力,而是以通過中心補繳社會保險費為由,騙取3名被害人共計7.9萬元。郭秋陽表示,有些即將或已經達到退休年齡的老年人,因“未參保”或“斷繳”而無法每月領取退休金和報銷醫(yī)療費用,這無疑會給家庭增加不小的負擔。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老年人希望晚年生活有所保障和減輕家庭負擔的心理,以辦理“一次性繳清社保費”等名義實施詐騙。辦理社會保險業(yè)務時,應提前了解當前、當地的相關政策,通過正規(guī)渠道到社保、稅務等政府部門辦理。

關鍵詞: 養(yǎng)老詐騙 保險公司 保險業(yè)務員 理財產品

專題首頁|財金網首頁

原創(chuàng)
新聞

精彩
互動

獨家
觀察

京ICP備2021034106號-38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財金網  版權所有  cf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