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河南女孩芃芃(原名招弟)在小學四五年級時,從一本鄉(xiāng)土小說中看到了和自己一樣名字“招弟”,讓她第一次了解到自己名字的含義——“原來是想讓我招來個弟弟?!?/p>
此后,名字帶來的自卑感如影隨形。從小學習成績還可以的她,卻總是害怕表彰大會,怕別人念出自己的名字,也怕自我介紹。
過于直白的名字給芃芃帶來的困擾,也曾出現(xiàn)在其他叫類似名字的女孩身上。“招弟”的數(shù)目并不小。以國內某省份在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查詢到的重名數(shù)據(jù)為例,截至10月24日,省內叫“招娣”和“招弟”的女性至少有11104人。
隨著社會觀念的進步,女性社會地位的顯著提高,重男輕女的傾向得到明顯改觀,但一些名叫“招娣”“引娣”“來弟”的年輕女孩,從學校到社會仍會飽受名字之苦——這樣的名字不僅叫起來不好聽,有時還會給她們帶來一些心靈傷害。
其實,很多“招弟”都曾動過改名的念頭,但改名之后帶來的身份證件、檔案、學歷證書等的變更,讓不少人一直猶豫不決。一些“招弟”花費大量成本最終仍改名失敗的經(jīng)歷,更是讓一些人直接打消了相關念頭。
我國民法典明確規(guī)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這是“招弟們”堅持改名的直接法律依據(jù)。然而,姓名登記本身屬于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jù)的規(guī)定《戶口登記條例》也屬于行政法規(guī)體系,這也是“招弟們”改名屢屢碰壁的原因之一。
《工人日報》還在報道中指出,對個人姓名權利的尊重和保證,某種角度上是在與陳舊觀念“割席斷交”,也是對男女平等的遵從和踐行,期待更多“招弟”能夠改名成功。
關鍵詞: 網(wǎng)友熱議 招弟改名不該障礙重重 上萬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