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久久久,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vr,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精品秘?一区二区三区美小说

原創(chuàng)生活

國內 商業(yè) 滾動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貨金融

科技 行業(yè) 房產

銀行 公司 消費

生活滾動

保險 海外 觀察

財經 生活 期貨

當前位置:滾動 >

“上海價格”增強國際話語權 資本市場加快國際化步伐

文章來源:新民晚報  發(fā)布時間: 2018-07-02 18:39:52  責任編輯:cfenews.com
+|-

原標題:起于迷你股市 今成 支柱產業(yè)

30年前,倫敦證券交易所主席尼古拉斯·哥德森來到上海第一個證券柜臺——靜安證券業(yè)務部,送了一幅描繪倫敦最早證交所的畫,背后寫了中國老子的一句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確,中國資本市場雖然始于“毫末”,但現在已經變成“合抱之木”。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的時候,只有8只股票,是全球規(guī)模最小的股市,如今,滬深股市掛牌股票超過3500只,上海股市總市值超過30萬億元,整個A股市場總市值超過50萬億元,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股市。中國資本市場僅用不到30年時間,跨越了西方股市百年歷程。

在這近30年的進程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同樣是跨越式發(fā)展,從證券交易所到商品期貨交易所、金融期貨交易所、黃金交易所、保險交易所、外匯交易中心等等,如今,上海金融市場實現了股票、債券、期貨、貨幣、外匯、保險等要素市場全覆蓋,功能齊備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已初步形成,上海已經成為國際上金融市場門類最為完備的城市之一。

在改革開放再出發(fā)的大潮中,上海堅持對標頂級,創(chuàng)造一流,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開拓者的勇氣

1990年12月19日是中國資本市場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個起點,這一天,上海證券交易所在外白渡橋畔的浦江飯店鳴鑼開市,新中國資本市場邁出了第一步。

在這之前,上海已經開始股份制改革發(fā)展證券市場的探索。1984年11月18日,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發(fā)行股票,這是新中國首家經批準向社會公開發(fā)行股票的公司,也是第一家上市交易的公司,成為上海和全國證券市場的開端。

1986年9月26日,上海建立了第一個證券柜臺——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信托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yè)務部,掛牌代理買賣飛樂音響和延中實業(yè)2只股票。這個南京西路上的交易柜臺,前身是個理發(fā)店,地方很小,被稱為“世界最小的證券所”。

隨后,一個更大的舉措開始籌劃,1989年12月,當時任上海市委書記、市長的朱镕基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專門研究金融問題。朱镕基宣布建立三人小組籌建上海證券交易所,三人小組之一、當時擔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行長的龔浩成今年已經92歲高齡,回憶這段往事時,他說:“當時社會對證券交易所的思想認識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不少人糾結于交易所姓‘資’還是姓‘社’。我就碰到過個別在政府工作的同志說,你們不要搞交易所,那是資本主義,將來中國第一代資產階級就是你們那個地方產生的。”

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籌建并于1990年12月19日開業(yè),朱镕基同志在開業(yè)儀式上闡述了上交所開業(yè)的重要意義:它表明我國正在堅定不移地繼續(xù)執(zhí)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成立引起國際轟動,外電紛紛評論“上海證券市場及金融發(fā)展將矗立起一塊新的里程碑”。

上海證券交易所籌備時間短,人員少,開業(yè)時候工作人員只有22個人,大家非常拼命,天天加班。曾任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監(jiān)的強紀英回憶起一個細節(jié),開業(yè)前一天即12月18日下午,交易所拿到統(tǒng)一定做準備開業(yè)典禮上穿的服裝時,發(fā)現男同志的褲子連邊也沒有縫好,是毛邊,第二天這樣穿出去參加莊嚴神圣的開業(yè)典禮是要鬧笑話的。雖然交易所女同志比較少,強紀英還是立即組織所有女同志縫邊,一直到19日凌晨3點半,才終于完成這個本不該由她們來完成的特殊任務。

首任交易所總經理尉文淵由于疲勞和緊張,更是在開業(yè)前一晚倒下了,腳腫得像饅頭一樣,無法站立起來。這可把大家急壞了,緊急求醫(yī),最后是一位老中醫(yī)扎了一針使得這個硬漢又能站起來參加開業(yè)典禮。由于腳太腫,自己的鞋子已經穿不進去,只能穿了別人的鞋參加開業(yè)典禮,敲響了新中國證券交易第一記鑼聲。一直堅持到開業(yè)典禮結束,第一筆交易成功,貴賓們都走了,尉文淵也暈倒在地,被送進了醫(yī)院。

新中國的資本市場在開拓者不畏艱難的奮斗中起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的時候,規(guī)模非常小,交易大廳只有470平方米,股票只有8只,人稱“老八股”,是全球規(guī)模最小的股市。

高起點的基礎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給證券市場帶來了春天,鄧小平說:“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市場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鄧小平的重要談話激勵了證券市場迅猛發(fā)展。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的時候,雖然規(guī)模小,但是,有一樣東西卻是領先的,那就是上交所從一開始就使用電腦系統(tǒng),而當時全球大部分股市交易還是運用打手勢、填單子的方式。上交所的這一步跨越,為后來中國資本市場快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說起這個事情,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席運營官謝瑋對記者表示,當時實際上設計了三套交易系統(tǒng)方案,一個是全球股市主要交易方式——打手勢,第一批紅馬甲都是培訓過怎么打手勢的;再一個是寫板,深交所開業(yè)的時候用過這個系統(tǒng),就是將交易情況寫在板上;另外一個就是電腦系統(tǒng),一開始并沒有確定要用電腦,但是,電腦系統(tǒng)做完后,開業(yè)之前大家覺得這個系統(tǒng)的確是能用的,就決定直接用電腦。

謝瑋是上交所電子交易系統(tǒng)創(chuàng)建者,當時還在上海財大做老師,應尉文淵邀請來幫忙搞電子交易系統(tǒng)。謝瑋找供應商做系統(tǒng),可沒人會做,因為誰也不懂證券交易,最后找了深圳黎明做網絡系統(tǒng),但應用就沒人做了,謝瑋只能自己做,所有應用系統(tǒng)程序都是他寫的,包括撮合、結算等,這個創(chuàng)新開拓使上海股市第一天就進入了電子交易時代。

這一參與,謝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做了整整28年,也是此后交易系統(tǒng)不斷升級換代的領導者。雖然上交所從第一天起就用上了電腦有些偶然,但一下子跨越了打手勢階段,這對中國證券市場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沒有電子交易的技術基礎,中國證券市場不可能以這樣快的速度擴張。

跨越式的發(fā)展

隨著市場快速擴容,交易所也擴容了。1997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遷入位于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qū)的上海證券大廈新址,新交易大廳是四方形無柱大廳,總面積達3600平方米,是亞洲最大的交易大廳。

市場規(guī)模更是發(fā)展迅速。如今,滬深股市掛牌股票超過3500只。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yè)第一天成交額只有1030萬元,如今,上海股市日交易額在千億元以上,2015年6月最高時候,上海股市日成交額突破萬億元。1991年,A股市場市值剛剛跨上百億大關,如今,上海股市總市值已經突破30萬億元,滬深股市總市值突破50萬億元,中國A股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股市。短短的28年,中國資本市場實現了跨越式發(fā)展,走過了人家上百年的歷程。

當初籌建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時候,目標就是要重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證券交易在上海起步后,一個個交易所在這28年里紛紛成立,上海逐漸實現金融全要素市場全覆蓋,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發(fā)揮重要作用。

1994年,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在上海成立,致力于人民幣及相關產品定價中心建設,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幣產品創(chuàng)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

上海期貨交易所自1999年創(chuàng)建以來,19年間,開展交易的期貨品種由3個擴展到15個,2017年成交量在全球商品期貨與期權交易所中名列第一。

2002年,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開業(yè),自2007年起,上海黃金交易所交易量連續(xù)10年位居全球場內黃金現貨場所之首。

2006年,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等國內五家交易所共同出資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正式掛牌,這是中國內地成立的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首批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合約也在2010年4月16日正式掛牌交易。

2016年6月12日,上海保險交易所揭牌成立,上海金融市場至此實現了股票、債券、期貨、貨幣、外匯、保險等要素市場全覆蓋,功能齊備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已初步形成。上海金融市場體系日趨完善,在市場門類、平臺功能、產品創(chuàng)新、交易規(guī)模等方面均快速發(fā)展,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新時代再出發(fā)

“上海價格”增強國際話語權

上周舉行的十一屆市委四次全會,審議并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于面向全球面向未來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意見》,目標是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全球城市。對于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重點是把增強全球金融資源配置功能作為關鍵,推動全球功能性機構高度集聚,不斷提升市場規(guī)模與能級,提高國際化程度。

上海金融市場正在加大開放力度,提高國際化程度,上交所2014年開通滬港通后,目前正在籌劃滬倫通,拓展境外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的渠道和規(guī)模。上海期貨交易所的“上海銅”“上海油”,黃金交易所的“上海金”,海外投資者參與規(guī)模也在不斷擴大,“上海價格”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

要素定價能力顯著提升

2009年,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fā)展現代服務業(yè)和先進制造業(yè) 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上海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

近幾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步伐明顯加快。2017年,上海金融市場成交額達1428萬億元。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鄭楊介紹:目前上海金融業(yè)增加值已經占到GDP的17.7%,成為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yè)。上海已經成為國際金融市場門類最為完備的城市之一,成為中外金融機構重要聚集地,成為中國大陸金融對外開放最前沿和金融發(fā)展環(huán)境較完善的地區(qū)之一。

上海金融市場正在邁向全球,從股票到大宗商品、黃金以及人民幣定價,上海已經形成一系列“上海價格”,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

上海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利率成為境內外人民幣資產定價的主要基準利率,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成為境內外人民幣交易定價的主要匯率基準……

2016年4月19日,上海黃金交易所發(fā)布了“上海金”,是全球首個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基準價格,增強了人民幣在黃金定價中的話語權,逐漸被機構接受。

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國際市場有關商品定價體系中的作用不斷增強,銅期貨價格已成為世界銅市場三大定價中心權威報價之一。今年3月26日,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掛牌交易,成為以人民幣計價交易、首個向境外投資者全面開放的期貨品種,上市3個月,交易量已達世界第三。

資本市場加快國際化步伐

這次十一屆市委四次全會提出推進國際金融中心資源配置功能取得新突破,這就要求加大金融市場的開放力度,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在加快國際化的步伐,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進入A股市場。2014年11月17日,在翻新后的交易大廳舉行了滬港通開通儀式,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邁入新紀元。

2015年11月18日,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集團、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共同出資成立中歐國際交易所在德國金融之都法蘭克福開業(yè),向歐洲及全球投資者提供以人民幣資產為標的的產品和服務,首批上線產品包括ETF和人民幣債券。目前青島海爾已經確定將到中歐所發(fā)行D股。

從2015年至今上交所已經與“一帶一路”沿線8個交易所或國際金融中心,包括阿斯塔納、巴基斯坦證券交易所,達卡證券交易所,簽署了入股協(xié)議,并先后舉辦了7次大型國際論壇。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蔣鋒上月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上交所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應當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積極探索將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與“一帶一路”建設有機結合。

位于浦東楊高路旁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新大樓目前正在緊張建設中,交易所將迎來第三次搬遷,伴隨著是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一系列新舉措。滬港通是不同證券市場互聯互通的創(chuàng)新,現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與倫敦交易所互聯互通的“滬倫通”也在積極籌劃中,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在加快進行。

在改革開放再出發(fā)的大潮中,上海正在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續(xù)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新樂章,乘勢而進,奮發(fā)作為,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首席記者 連建明

創(chuàng)新發(fā)展大事記

1990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在浦江飯店開業(yè)。1997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遷入位于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qū)的上海證券大廈新址。

1994

1994年4月18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在上海成立,交易中心在主管部門的授權和指導下,致力于人民幣及相關產品定價中心建設,計算和發(fā)布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上海銀行間同業(yè)拆放利率(Shibor)、貸款基礎利率(LPR)、人民幣匯率指數、人民幣參考匯率、回購定盤利率等匯率、利率基準指標。

1999

1999年5月,由上海金屬交易所、上海商品交易所、上海糧油商品交易所合并組成的上海期貨交易所試營運。

2002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開業(yè),這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組建,中國專門從事黃金交易的國家金融要素市場。

2006

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上海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專門從事金融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品交易與結算的公司制交易所,由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發(fā)起。

2015

2015年11月18日,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集團、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共同出資成立的中歐國際交易所在德國法蘭克福開業(yè)。向歐洲及全球投資者提供以人民幣資產為標的的產品和服務,首批上線產品包括ETF和人民幣債券。

2016

2016年6月12日,上海保險交易所揭牌成立,重點搭建國際再保險、國際航運保險、大宗保險項目招投標、特種風險分散的“3+1”業(yè)務平臺。

專題首頁|財金網首頁

原創(chuàng)
新聞

精彩
互動

獨家
觀察

京ICP備2021034106號-38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財金網  版權所有  cfenews.com  投稿郵箱:362293157@qq.com  業(yè)務QQ:362293157立即發(fā)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