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波雷潮按規(guī)模不是最大的,但是對整個行業(yè)的傷害程度卻是最嚴重的,在這波雷潮之后,很多投資人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180度大轉變,他們對于未來投資平臺的要求可以說完全重塑了。
原先大家追求高收益,通過這波雷潮過后認識到了風險,如果有當然想選擇低風險高收益的產品,不過現(xiàn)在也認清了,如果承受不了高風險,那就選擇收益相對保守的平臺吧!
現(xiàn)在選擇平臺已經過了看背景、看收益的年代,選擇平臺還是得回歸平臺本身的實力,資產、風控、人員……缺一不可。
應大家的要求,給推薦個比較穩(wěn)健的平臺,因為收益相對來講沒那么高,但安全系數可以。
馬上到年底了,還是得做點防守準備吧。
這家臺子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中信產業(yè)基金控股的麻袋財富。
麻袋財富,注冊資本1.1億元,2014年12月8日正式上線運營。
說到麻袋不能不談它的股東——中信產業(yè)基金。
截至2016年底,中信產業(yè)基金累計投資了100多家企業(yè),其中30多家已經在海內外實現(xiàn)上市,旗下八只基金得到了200多家海內外一流投資人的大力支持,以近千億元人民幣的管理資產規(guī)模成為中國領先的資產管理機構之一。
比如大家熟悉的餓了么、滴滴等。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背景實力真不用質疑。
再看高管團隊。
董事長張迎昊:也是中信產業(yè)基金董事總經理,畢業(yè)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商學院和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管理學院,擁有管理學和金融學雙碩士學位。
CEO魏崑:英國雷丁大學國際證券市場研究中心碩士,英國奈比爾大學會計學碩士。在消費金融領域主導了多個公募/私募資產證券化項目的設計與發(fā)行,在金融產品設計、風險控制、投資組合管理方面具有豐富經驗。
管理團隊都是金融科班出身,有國際投行、股權投資、信用卡風控等等方面的經驗,履歷比較出彩。
團隊強,數據也相當亮眼,截至目前,累計投資金額超920億,借款余額140億。
雖說目前百億待收不足以證明太多,我們接著來看看麻袋的資產端合作伙伴:
由合作伙伴中騰信和小花錢包推薦借款人,麻袋做最終風控。中騰信跟麻袋一樣同屬中信產業(yè)基金控股,小花錢包則是中騰信旗下公司, 資產類型包括:工薪貸、消費貸(主要來自小花錢包),資產比較優(yōu)質;
底層資產是網貸平臺的命脈,也是基礎工程,這也決定了一家平臺未來的發(fā)展。
資產安全上,麻袋17年就上線了銀行存管模式,對接的銀行是廈門銀行。廈門銀行也是首批進入首批存管白名單的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