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中產(chǎn)生的垃圾也越來越多,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越來越大,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不良的影響。為了減少“垃圾”對環(huán)境的危害,讓幼兒、老師及全體家長明白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培養(yǎng)幼兒從小樹立垃圾分類、保護環(huán)境的良好意識和習(xí)慣。7月15日,桃園街道中心幼兒園開展了“垃圾分類 你我同行”的系列活動。
一、垃圾分類,教師先行
老師們首先從自身做起,先學(xué)習(xí),后實踐,提高環(huán)保意識,增強環(huán)保信心,以身作則,在平時的生活中自覺地將生活垃圾進行分類。
二、積極開展主題活動
教師利用ppt課件等多種形式為幼兒開展了“垃圾分類”的主題教育活動,全園幼兒與教師觀看了垃圾分類的圖片和小視頻,普及垃圾分類的小知識。孩子們在觀看了有趣生動、簡單易懂的宣傳片后,對垃圾的四種分類即“廚余垃圾”(綠色桶)、“可回收垃圾”(藍色桶)、“有害垃圾”(紅色桶)、“其他垃圾”(黃色桶)都有了初步的認識。
三、巧手繪畫 增強認知
為了加深印象,更好的宣傳,孩子們用彩筆和白紙繪畫出了垃圾分類標(biāo)志。
“老師,你看我畫的像嗎?”
四、自己動手 分揀分類
別看老師為我們講解了這么多,但不親自動手操作一下,還真是不行。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才可以將學(xué)習(xí)到的知識真正運用于實踐。
五、小手拉大手 你我共同動
我們還印發(fā)了《垃圾分類倡議書》,并分別在公眾號和班級微信群向家長做宣傳,同時還走進社區(qū)進行分發(fā)。讓大家知道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提高環(huán)保意識。
“爺爺,這是我們畫的宣傳海報,你要記住,不要把垃圾亂扔亂放,一定要分類哦!”
“奶奶,您知道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嗎?這是宣傳資料,您可以看一下。”
通過這次系列活動引導(dǎo)孩子參與其中,形成“知分類、懂分類、愿分類”的良好生活習(xí)慣,用孩子們的以身作則去影響周圍的人,形成良好的家園共育氛圍。此次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要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qū)、推動整個社會”的目的。希望從我做起,人人參與,垃圾分類,你我同行,共建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