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繼承贈與買賣有什么區(qū)別
1、定義不同
買賣:正常的房產購買都是屬于買賣類型,包括商品房、二手房的正常交易。
繼承:通常接受死者的房產,前提是原業(yè)主必須故去,繼承人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享有繼承權。
贈與:指贈與人自愿把自己所擁有的房屋無償贈與給受贈人,并且受贈人愿意接受的民事法律行為。
其中贈與的情況比較復雜,包括遺囑贈與、贈與直系親屬、贈與撫養(yǎng)贍養(yǎng)人、其他贈與等。
2、公證要求不同
買賣的房產可以不需要公證就能直接過戶。繼承的房產必須辦理公證后才能辦理過戶。贈與的房產除直系親屬(即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外,也是需要走公證程序后才能辦理過戶。贈與直系親屬,不需要辦理公證,但需要提供關系證明。
3、辦理時間不同
買賣和贈與的房產可以隨時交易,但繼承的房產必須在原業(yè)主去世后才能辦理。通常來說,有遺囑的按遺囑辦理房屋產權過戶,沒有遺囑的按法定繼承程序辦理房屋產權過戶。
4、辦理資料不同
買賣的房產:身份證原件、戶口本、結婚證/離婚證、稅費繳納憑證、購房合同、房產證、土地證等。
繼承的房產:被繼承人死亡證明、房屋的產權證明、戶口簿或其他可以證明被繼承人與法定繼承人的親屬關系的證明文件、繼承人的身份證件、合法機關出具的合法繼承人名單證明。如有遺囑,還需提交原房屋權屬人立有的遺囑原件,如果部分合法繼承人自愿放棄繼承權,須出具放棄財產承諾證明。
贈與的房產: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房屋所有權證、關系證明、房屋產權贈與合同、公證書等。需要注意的是贈與的公證手續(xù)不能代辦,必須親自到公證處辦理。
5、交易稅費不同
買賣的房產,買方需要繳納1%-3%的契稅,賣方需要繳納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繼承的房產通常是免稅的。贈與的房產分三種情況:
1、遺囑贈與:受贈方需要繳納房產估值3%的契稅+0.05%的印花稅;
2、贈與直系親屬或撫養(yǎng)贍養(yǎng)人:受贈方需要繳納房產估值3%的契稅+0.05%的印花稅,贈與方需要繳納0.05%的印花稅;
3、其他贈與:受贈方需要繳納房產估值3%的契稅+房產估值20%的個人所得稅+0.05%的印花稅,贈與方需要繳納0.05%的印花稅+5.6%的增值稅。
6、再次轉讓稅費不同
買賣的房產再次轉讓和正常繳稅相同,按規(guī)定繳納契稅、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
繼承或贈與的房產再次轉讓時,按繼承或受贈取得比例X(計稅價格-相關成本)*20%繳納個人所得稅。滿五年以上的唯一住房,免征個人所得稅。
繼承過戶和買賣過戶哪個更合算?
繼承過戶和買賣過戶當中在未來繼續(xù)交易的情況下買賣過戶更合算,房產贈與過戶需要繳納:契稅、測繪費、權屬登記費及取證費、公證費,之后如果需再過戶還需繳納個稅和其他各類稅費。房產買賣過戶需要繳納:營業(yè)稅(房產購入超過5年無需)、契稅(首次購房)、測繪費、個人所得稅(以原價過戶可不繳)、登記費。贈與過戶是出售的成本較高,而買賣過戶則是交易的費用相對較高。所以,在房產未來不再繼續(xù)交易的情況下,選擇贈與過戶較為劃算,成本較低;如果房產未來還有可能繼續(xù)交易的話,買賣過戶則是更加劃算的選擇。
關鍵詞: 房產繼承贈與買賣有什么區(qū)別 繼承過戶和買賣過戶哪個更合算 房產繼承和買賣哪個劃算 房屋買賣和繼承哪個更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