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廣西酒席打包的最高境界:不來的人也可以打包!這是怎么回事呢?首先說明,這個習俗,源于以前比較貧窮的年代,比如我小時候的八九十年代比較流行,現(xiàn)在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也會遵守這個習俗。
那怎么操作呢?比如說你親戚家辦酒席,然后你人在廣東,無法請假回來吃酒席,你人可以不到,但是紅包得到。就像我以前在北京上班的時候,很多親戚的酒席都沒辦法參加,我父母就經常以我的名義來封紅包,由他們幫帶去,人沒到,紅包到了,人情也就到了。
如果說你人沒到,紅包也沒到,那人家可能就會認為你不認人家這個親戚了,下次你辦酒,人家不來你也說不上什么!所以,在吃酒席的時候,紅包就是你們兩家交情的一個信物,當然,也不是說貪你那點錢,人家關注的是交情還在不在。
既然人情到了,那在吃席的時候,主家就會給你留一個位置,比如說十人一桌的酒席,只坐九個人,空出的那個位置就是你的,酒席上的菜也會給你留一份,你的家人或朋友幫你打包帶走,至于打包回去之后怎么處理,主家就不管了。
還有一種操作,就是你空出來的那個位置,也可以找一個人代替你坐,比如在現(xiàn)場賓客當中找一個已經吃過席的親戚或朋友坐在你的位置,這樣一桌10個人就好看一點。
我不知道廣西別的地方有沒有這種習俗,反正在貴港,我們家那帶以前就是這樣。這種情況現(xiàn)在很少了,尤其是年輕人,連包都不想打,更別說幫別人打包了。
有人可能會說,你們這是貪便宜呀,不參加酒席也打包!有這種想法的人,可能沒經歷過吃不上肉的日子。在以前的農村,很多人一年當中吃得最好的飯菜,就是酒席上的,就拿我們家來說吧,在小時候,扣肉這種東西在并時根本沒機會吃,過年的時候都沒得吃,只有我媽去吃酒席的時候打包回家,才能吃得上,
你以為以前打包像現(xiàn)在這樣,是為了避免浪費嗎?以前打包是為了給嗷嗷待哺的孩子帶回去一年也吃不上幾回的肉,這肉在那個年代可不便宜。
所以,我隨禮了,雖然我人沒到,但是其他賓客得到的東西,你主家也不能少我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