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員居家辦公依舊,過去的四月樓市由此深受拖累是必然的,但就算是“弱爆了”到底弱成什么樣子?但社會秩序早晚要回復正常,因為四月的積弱會否對未來帶來什么苗頭?購房者在這一個多月宅家期間的生活體驗,會對未來購房決策有無微調或糾偏?
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樓市暗涌。
一、請帶著心理準備看數(shù)據(jù),它受到不可抗力的影響。
據(jù)佑威房地產研究中心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4月上海市商品房成交面積11.45萬平方米, 環(huán)比上月下跌86.30%, 比去年同期水平下跌90.24%;成交均價為64810元/平方米, 環(huán)比上月上漲37.01%, 比去年同期水平上漲70.76%。從供應來看,上海市4月份商品房新增供應量為3.26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量為3.26萬平方米。
其中,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huán)比上月下跌82.67%, 比去年同期水平下跌87.32%;成交均價環(huán)比上月上漲11.69%, 比去年同期水平上漲37.82%。
同時,4月上海二手房市場受疫情影響較大,量價均弱。據(jù)中指研究院統(tǒng)計,4月上海疫情形勢仍復雜嚴峻,多數(shù)區(qū)域實施“靜態(tài)管理”,市場成交低迷。價格方面,4月,上海二手住宅價格環(huán)比下跌0.06%,較3月由漲轉跌,市場預期整體走弱。
二、疫情之前,買不到新房的購房者才去買二手房。
如果是疫情之前,購房者首選新房,因為除了“新房配新人”的購房者理想主義和顏值主義,關鍵之關鍵是新房限價,而且一二手倒掛,所以——買到就是賺到!
當然,買新房要看積分、要搖號、要碰運氣,所以在新房臆想面前自感形穢的購房者才會轉向二手房。
疫情之前的二手房購房者主要來自于被新房淘汰:雖然二手房執(zhí)行價格核驗,但在操作層面還是會“找途徑(滿足房東)補足差價”,那么購房者為什么要“高價”買二手房呢?
一方面是新房不夠資格或者買不到,另一方面受到學區(qū)、家庭意見、和父母就近等外部客觀條件的制約,本著樓市行情一般可以和房東討價還價試圖降低成本的主觀愿望,所以導致二手房市場局部的冰火兩重天:地段優(yōu)勢、學區(qū)優(yōu)勢、房源稀缺優(yōu)勢等造就部分地段二手房完全不受影響,但也不排除部分原本“隨大流跟漲”地區(qū)的二手房,價格的確有了很大的談判空間。
三、疫情之后,新房優(yōu)先的蹺蹺板效應會持續(xù)嗎?
表面看起來,歷經(jīng)疫情宅家的生活體驗,購房者本能會傾向二手房,因為二手房可以看到即時代入的生活場景:
看看建筑體的現(xiàn)狀新舊;
看看物業(yè)管理下的社區(qū);
看看(揣摩)未來鄰里;
最好再到居委會瞄一眼。
相信關于疫情期間的生活保障,因為各個社區(qū)的坊間傳說和高低立現(xiàn),不同二手房的市場口碑價格會有所不同或者進一步加劇天差地別,那么新房還有競爭力么?
當然有。
在三月中下旬到四月直至城市徹底恢復正常社會秩序期間,被積壓的上市成交訴求都會在日后集中釋放出來,可以想象社會全面開放之后新房的上市量會驟然放大,這給了低分購房者想象的空間和可能,所以沖著價格倒掛,也會重回新房市場碰碰運氣。
看起來“新房買不到再買二手房”的先后順序沒有變化,但其中經(jīng)歷過的反復也是購房者冷暖自知。
不管是買新房還是二手房,對于購房者而言,可以打開的房門&可以拿到的產證都是屬于自己的“新房”,祝各位購房者好運。
如果以疫情為分界線,新房和二手房對購房者而言,最大的決策成因在于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