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第二季度償付能力披露季進入尾聲。61家披露公告的人身險公司,合計實現(xiàn)保費收入6409億元,其中共有8家險企保費收入同比有所收縮。盈利方面,非上市險企合計實現(xiàn)凈利潤約44.3億元,較上年同期縮水超過8成,其中,共有32家人身險公司在上半年呈現(xiàn)虧損狀態(tài),在數(shù)量上多于盈利的29家。泰康人壽以61.5億元成為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中的盈利王,而虧損最為嚴重的是中郵人壽,半年凈虧17.8億元。
此外,至今,仍有包括前海人壽、大家人壽、富德生命人壽、華夏人壽、君康人壽、昆侖健康保險、上海人壽、天安人壽、中融人壽、珠江人壽、恒大人壽、和諧健康保險共計12家人身險公司暫未披露2022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泰康人壽領銜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保費榜,8家險企保費同比收縮
先來看非上市人身險公司的保費表現(xiàn)。
日前,銀保監(jiān)會披露行業(yè)半年數(shù)據(jù),2022年前6月,人身險公司合計實現(xiàn)原保費收入20448億元,同比增長約3.5個百分點。而從已披露的61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的保費數(shù)據(jù)來看,合計實現(xiàn)保費收入6409.18億元,占比約31%。
從公司角度來看,61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存在明顯梯隊。泰康人壽保費收入在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中居于首位,半年實現(xiàn)970.92億元保費收入,但同比略有1.34個百分點的下滑。對于保費,泰康人壽也在償付能力報告中提出,今年第2季度,行業(yè)處于高質量發(fā)展轉型攻堅期,雖然保費收入初步企穩(wěn),但受到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xù)加大、疫情反復下居民消費信心不足等諸多因素影響,保險需求轉化延遲,線下展業(yè)受到較大考驗,保費收入與新業(yè)務價值等方面仍將持續(xù)承壓。
中郵人壽實現(xiàn)保費659.34億元,同比增長6.33%。其余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則均未超500億元,陽光人壽、建信人壽分別在上半年收入420.57億元、389.41億元保費,增幅對應為26.64%、29.62%。
此外,還有百年人壽、工銀安盛人壽、信泰人壽、農銀人壽保費收入超過200億元,泰康養(yǎng)老險、中信保誠人壽、招商信諾人壽等9家人身險公司半年保費超過百億。
按增速來看,據(jù)統(tǒng)計,合計53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在上半年實現(xiàn)了保費的正增長。完成更名進入“新階段”的小康人壽,展業(yè)回歸正軌,上半年實現(xiàn)保費收入3.99億元,基于去年的低基數(shù),實現(xiàn)快速增長。瑞華健康險的保費收入也有明顯突破,上半年同比增長266.77個百分點后達到了12.36億元。
鼎誠人壽、瑞泰人壽、和泰人壽半年保費增速突破90%,此外還有招商局仁和人壽、華貴人壽、幸福人壽、君龍人壽、中韓人壽以及愛心人壽保費收入增幅超過50%。
有進有退,上半年共有國寶人壽、復星保德信人壽、華匯人壽等8家人身險公司出現(xiàn)了保費的同比收縮。
其中,國寶人壽保費縮水63.61個百分點后,在上半年攬入6.31億元保費收入,是人身險公司中保費收入收縮幅度最大險企。近日,國寶人壽的2022年工作推進會正提出,“制約公司發(fā)展、壯大的深層次問題仍然存在,公司資本偏少、規(guī)模較小、實力較弱、經營手段單一、管理能力不足、性問題較多等問題和困難仍然需要繼續(xù)克服和用力突破。其一,即是壽險行業(yè)和市場已經發(fā)生深刻變化,我們仍存在應對準備不足,行動遲緩、較為被動。”
復星保德信人壽也有27.75個百分點的下滑;新產品報批、業(yè)務規(guī)模和機構建設都受到限制,且經營區(qū)域較小的華匯人壽,目前僅存一款可售團體定期壽險但無法形成團體保障計劃,由此,業(yè)務壓力下的華匯人壽半年保費收縮25%,且仍面臨治理結構不完善的風險待解。
同期,合眾人壽半年保費跌18.97%、北京人壽保費跌13.14%,百年人壽、民生人壽也略有保費規(guī)模的收縮。
凈利潤合計44.3億元同比收縮約8成,受累于投資表現(xiàn)
再看盈利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看來,上半年61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合計實現(xiàn)凈利潤約44.3億元,同比收縮幅度超過8成。投資表現(xiàn)不佳,是人身險機構虧損、或利潤下滑的主要影響因素。尤其在今年一季度,受累于市場整體表現(xiàn),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投資整體承壓,多家投資收益率為負,盡管第二季度在資本市場回暖背景下,險企投資收益已有向好趨勢,但半年整體數(shù)據(jù)并不樂觀。
從公司視角來看,2022年上半年,人身險公司盈利情況分化明顯,領銜非上市人身險公司盈利榜的泰康人壽,達成61.5億元,但對比上年同期152億元的凈利潤,則有明顯縮水。正努力沖擊IPO的陽光人壽實現(xiàn)29.23億元凈利潤,此外,其余59家險企凈利潤均不足7億元。
中意人壽、中美聯(lián)泰人壽分別實現(xiàn)凈利潤6.31億元、5.97億元;中信保誠人壽、幸福人壽、交銀人壽、招商信諾人壽、農銀人壽凈利潤超過3億元,此外,半年凈利潤超億元的還有工銀安盛人壽、中德安聯(lián)人壽等7家人身險公司。
其中,藍鯨保險注意到,多家仍保持盈利的人身險公司,也出現(xiàn)了凈利潤的大比例下滑。對比2021年上半年1.37億元,華泰人壽今年半年僅實現(xiàn)了11.94萬元凈利潤,建信人壽、中荷人壽半年凈利潤下滑超過9成,工銀安盛人壽、陸家嘴(行情9.60 -0.10%,診股)國泰人壽、同方全球人壽、信美人壽凈利潤縮水則均超過了70%。
而從32家險企構成的虧損榜來看,中郵人壽在今年上半年出現(xiàn)了17.8億元凈虧損。一方面,據(jù)業(yè)內分析,中郵人壽在年初引入友邦落定后,正加大個險布局,而個險渠道的高建設費用,或也體現(xiàn)在中郵人壽的利潤數(shù)據(jù)之中。另一方面,投資也是主要影響因素之一,今年上半年,中郵人壽凈資產收益率為-5.6%,總資產收益率-0.4%,綜合投資收益率也僅有0.8%。
排在虧損榜第二位的百年人壽,上半年凈虧13.11億元,其表示是受資本市場低迷及折現(xiàn)率下行影響,數(shù)據(jù)顯示,百年人壽上半年凈資產收益率達到了-20.2%。更嚴重的問題存在于公司治理,因為操作風險中的公司治理方面,百年人壽維持不久于合格線之上的償付能力評級,再度降為C類。就此,藍鯨保險采訪百年人壽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具體問題,但截至發(fā)稿,未獲回應。
半年虧損超10億元的還有百年人壽,凈虧損11億元,利安人壽、渤海人壽分別虧損7.03億元、6.94億元,長城人壽、愛心人壽、合眾人壽虧損超3億元,此外,匯豐人壽、北大方正人壽、英大人壽等12家人身險公司虧損也超過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