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美國領(lǐng)空發(fā)生了一次‘戰(zhàn)機襲擊事件’,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
【資料圖】
簡單地來說,我國氣象氣球因自然原因而‘流浪’到了美國上空,在全地球范圍內(nèi),多國都發(fā)生過這種事,我國也進來過其他國家的氣象氣球,這東西沒有威脅,屬于概率性經(jīng)常性事件。
但美國小題大做,派了空軍的F-22戰(zhàn)斗機去擊落,不可理喻已不足以形容其莫名其妙的神經(jīng)究竟是為了什么,挑釁亦或是流氓主義,但如果美國是為了表示美國領(lǐng)空受到保護,一只蚊子都飛不進來的話,那么這事本事就很打臉,因為‘流浪氣球’可比蚊子大多了。
美國國防部也接下了這個鍋,2月1日時,美國總統(tǒng)就命令擊落無人飛艇,但美國國防部稱考慮到安全問題才推遲了,至于最后為什么還是被擊落,一是總統(tǒng)命令難以違抗,二是氣象氣球已經(jīng)被扭曲成了間諜飛艇。
好,既然美國這么做了,那我們自然也就順其意就好了,目前官方媒體也已經(jīng)“改口”,從氣球改為飛艇。但飛艇意味著什么,想必大家并沒有更深的研究,其實說來很簡單,飛艇肯定要有“動力”。
但被擊落的“飛艇”何來的動力?如果有動力還會‘流浪’到美國嗎?
因為美國‘夠不著’!先說氣球,就可以拖一拖時間,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為什么美國國防部出于“安全考慮”,安全考慮的范圍是什么?就是F-22飛不到那么高,后來在飛艇降到18000米的時候,美國才動用F-22擊落。
但美國總統(tǒng)的面子怎么解決呢?好辦。
總統(tǒng)拜登在事件之后說自己早就下達擊落命令(這倒是真的),只不過是為了美國民眾安全考慮才等到氣球飄到海上擊落(這就是扯蛋的了),但對于美國普通的網(wǎng)民來說,這也足夠挽回點面子。
至于中國稱作飛艇就是明明白白告訴美國,我飛艇能飛到的30,000米高度,你F-22,不行!
順應(yīng)美國改了一下口,從氣球變飛艇,美國的面子才剛扳回來,就有顏面盡失了。
大國博弈,一層套一層,有些事情看起來只是改了幾個字,但對于美國來說,卻是分量十足的慚愧!
維護我國利益,人人有責(zé),美國霸權(quán),吾輩可見。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