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0月18日,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在公司年度科技日上表達了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決心,希望在未來可以與特斯拉合作,為其代工造車。據悉,富士康所屬的鴻海集團近期發(fā)布了首款電動皮卡的預告,代號Model V。
(圖片來自:鴻海官方頻道)
作為全球最大的精密工業(yè)公司,富士康在過去幾年中一直以代工iPhone成為人們討論的話題,盡管在移動通信產品代工領域已經占據了過半的市場份額,但其仍然打算開拓更多事業(yè)版圖。從去年開始,富士康所屬的鴻海集團陸續(xù)發(fā)布了四款電動汽車,分別為Model C、Model E、Model T和Model V,覆蓋了SUV、轎車、公交車和皮卡多個市場,但在命名上卻引發(fā)了不少爭議。雖然“Model”一詞并非特斯拉獨有的專利,但大多數車企都會盡量避開這個詞,以免車主誤會或是直接對比,而富士康卻毫不避諱,讓人感到相當迷惑。
(圖片來自:鴻海官方頻道)
不過,通過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在公司年度科技日的言論,或許就能解開這個“命名疑云”了。目前,富士康在電動汽車市場定下的初級目標是至2025年獲得5%的市場份額,除此之外,還希望通過為特斯拉代工造車獲得更多利潤,提升其在整個智能電車領域的影響力。從現實角度來看,特斯拉在全球各國建設多個超級工廠,目的就是避免尋找代工廠商,以提升利潤,除非富士康能夠提供更低廉的方案,否則很難讓馬斯克為其心動。
(圖片來自:特斯拉官網)
另一方面,特斯拉對造車成本的控制一直都相當嚴格,從自研電池到對整車生產技術革新的投入,馬斯克幾乎不留余力地壓縮生產成本,這樣一來,根本沒有尋找代工廠商的理由。當然,富士康并不會真正對為特斯拉代工感興趣,而是通過為特斯拉代工學習其中整車制造能力與壓縮成本的技術,以此反哺母公司鴻海集團,讓鴻海集團擁有更高效、更低成本的造車技術占領市場。不過,像馬斯克這種“性情中人”要是知道富士康把旗下產品命名為Model C,應該也會直接拒絕合作吧。
(封面圖片來自:特斯拉官網)
關鍵詞: 鴻海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