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企查查App顯示,恩施斑馬眾盟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因不正當競爭行為,被恩施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罰款25萬元。
處罰詳情顯示,這家公司主要針對美團、餓了么兩大外賣平臺上入駐的外賣商家從事差評刪除、好評維護服務。刪差評業(yè)務是通過店家向消費者聯(lián)系并取得諒解,進行賠付后由消費者進行刪除的。
(圖片來自企查查)
【資料圖】
涉事公司按照每個商家800元/月收費,長期合作的按每個商家500-600元/月收費,以賺取刪除差評業(yè)務的“服務費”。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這家公司刪差評業(yè)務的收入為60.9萬元,續(xù)簽收入更是高達93.4萬元。
這家公司于2021年9月開始營業(yè),共有員工25名,還設立了客服部、銷售部、售后部等,專門針對美團、餓了么刪差評,這一看就是個分工明確的控評公司。具體的合作模式是,銷售人員自行聯(lián)系商家,或者從美團搜尋商家24小時內(nèi)的差評信息,并向這些商家介紹刪差評業(yè)務。
而已經(jīng)達成合作的商家,就會綁定到控評公司的系統(tǒng)中,由商家通過微信群提供店鋪賬號密碼,從而把店鋪交給公司代為管理。在店鋪出現(xiàn)差評之后的40分鐘左右,公司客服就會收到推送消息,并分別于消費者、商家聯(lián)系,達成和解后由買家刪除評價。
(圖片來自套殼網(wǎng)站)
表面上看這樣的操作沒有走平臺后門,而且也是在取得消費者諒解的情況下刪除差評的,可問題是控評公司掌握了店鋪的賬號和密碼,還可以獲得買家的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屬于侵犯個人隱私,店鋪賬號的安全也約等于沒有了。
再說了,消費者刪不刪差評是消費者自己的事情,中間有公司插腳,并從中獲得巨額收益,本身也是不符合市場規(guī)則的做法,有的商家交錢刪差評,好評率和評分就會更高,平臺會把這些店鋪推向更顯眼的位置。這對于那些不交錢刪差評的店家很不公平,同時也影響到了消費者的選擇傾向和店家的經(jīng)營。
因為刷好評或者刪差評而翻車的公司并不在少數(shù),但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店家都希望自己的店鋪好評率更高,被更多人看見。真正的好評是用戶發(fā)自內(nèi)心評出來的,而不是通過玩小手段刷出來,企圖擾亂市場秩序的店家或者公司,遲早都會獲得應有的懲罰。
(封面圖來自套殼網(wǎng)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