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大伙,你覺得今年最火的新技術,或者基于老技術下的新應用是什么?
有人可能會說,是處于詐騙和藝術疊加態(tài)的NFT。
這兩年NFT算是經歷了大起大落,剛吹起這陣風時,小到散戶,大到科技巨頭都在捧這玩意兒。
(資料圖片)
什么不可篡改啊、能有效保護版權等特性,被行業(yè)吹得天花亂墜。
也因為NFT有著所謂的“唯一性”,即使是一張簡單的圖片,也能做成NFT上鏈,被炒到天價拍賣。
圖源:小雷嗶嗶
像是上面這張圖,就是玩偶姐姐推出的“初號機”NFT系列里的作品。
當時賣得老貴了,最便宜的一張,報價也來到0.16 ETH。
按照當時以太坊的市值,大概要4000多塊錢才能買下,名人效應直接拉滿。
不過,隨著各種NFT游戲和關聯(lián)虛擬幣的暴雷,網友們也終于意識到“這玩意水太深,我把握不住”。
圖源:fintalk180
你想想,連周杰倫和陳冠希等明星的NFT都直線暴跌。
更別說市面上那些來路不明的妖魔鬼怪了...
而真要說有啥技術是迭代很快,且應用場景廣泛的,小雷覺得就是今年走紅的AI繪畫了。
AI繪畫,從高門檻到人人可玩
嚴格來說,AI繪畫不算是“新”技術。
和AI換臉、AI去馬賽克等技術一樣,AI繪畫也經過了很漫長的發(fā)展階段。
早期的AI繪畫雖然能用,但風格極其抽象,藝術造詣過高,足以勸退普羅大眾。
圖源:維基百科
也就是這兩年來,投喂的素材量多起來了,加上算法上的優(yōu)化,AI繪畫才變得越來越懂人類。
名人、網紅、游戲、藝術、科技...我們能想到的所有領域,這些AI皆有深度學習過。
所以在輸入各種奇怪的關鍵詞時,AI才能給我們生成近似的場景,關鍵是違和感還很低。
“蹲在街邊抽煙的帥哥”
小雷之前就用Stable Diffusion嘗試過,我輸入“手機”關鍵詞后,AI花了不到一分鐘,就把圖給我畫好了...
不僅整得有模有樣啊,AI還完美規(guī)避了版權,沒有出現(xiàn)任何廠商的Logo。
圖源:Stable Diffusion
除Stable Diffusion,今年火出圈的AI繪畫項目,還有DALL·E2和Midjourney。
之前就有一位美國老哥,參加繪畫比賽時,用的就是Midjourney來生成畫作。
最后還真給他拿了個第一名...
圖源:微博
怎么說呢,雖然AI繪畫爭議很多,版權、法律甚至是倫理問題都還沒捋清楚。
但不得不承認,開源且免費使用的Stable Diffusion,確實讓AI繪畫的門檻變得更低了。
以前AI繪畫可能是技術大佬們的專屬技能。
現(xiàn)在倒好,Stable AI公司直接把Stable Diffusion端上來,并告訴咱們:
“這套模型我們已經訓練得差不多了,大伙只要往框里輸入關鍵詞,就能生成對應的畫作?!?/strong>
圖源:Stable Diffusion
這種懶人級別的AI操作,就算是路人,也忍不住想把玩一番...
而用戶的需求激增,自然就帶動了大公司和資本們的關注。
現(xiàn)在已經有很多小公司把開源的Stable Diffusion拿來用,在往里頭加點自研算法,就能創(chuàng)業(yè)發(fā)家了。
像是創(chuàng)業(yè)公司writesonic,就套了Stable Diffusion的殼,做出了自家AI繪畫生成器。
圖源:writesonic.com
小雷也打個不一定恰當?shù)谋扔?,Stable Diffusion就像是高度集成的“預制菜”。
里面的料充實管飽,還充分考慮到營養(yǎng)搭配,葷素全都有。
哪怕你平時不會做菜,只要把這預制菜放進鍋里炒熟,還是能擺上飯桌吃。
經驗豐富的老廚師遇上這搶手預制菜,更是如虎添翼,把預制菜做成山珍海味都不是夢。
So,如果是自帶流量的大公司們,玩起AI繪畫,那就真是秦始皇摸電線 - 贏麻了
當國內大廠都玩起AI繪畫
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咱們熟悉的百度、抖音和騰訊,最近都推出了自家的AI繪畫工具。
或許它們的工具屬性和受眾傾向不同,但目的都是相似的。
一方面是想趁著Stable Diffusion帶起的“AI繪畫潮”,推出同類吸收流量。
小雷此前的《神圖》欄目就發(fā)過一期AI畫畫,能看出大伙兒對AI繪畫是真的感興趣。
圖源:小雷嗶嗶公眾號
另一方面呢,在整個AI繪畫工具運營的時候,也順便做點測試,看看是否有商業(yè)化能力(能不能賺錢)。
不過咱們作為用戶,不用考慮那么多,還是先把各家大廠的AI畫畫工具用一遍再說。
首先是抖音近期推出的“AI繪畫”功能。
小雷事先說明一下,抖音的“AI繪畫”更偏重娛樂性,所以很多時候會出現(xiàn)“翻車”現(xiàn)象。
但這大概也是抖音想要的效果,只要能讓用戶覺得好玩,繪畫準確與否都不重要。
比如,有網友用叱咤歐洲的歷史人物拿破侖來整活。
經過AI的二次創(chuàng)作后,霸氣十足的拿破侖秒變溫婉貌美的二次元妹子。
好家伙,硬搞節(jié)目效果是吧。
圖源: 抖音@渤汐
同樣的劇情總會再次出現(xiàn),這位特意丑化自己的老哥,被AI畫成了一臉嫵媚的樣子。
圖源:抖音@阿廖沙別害怕
騰訊這邊則是推出了#QQ小世界AI畫匠活動,并上線和抖音AI繪畫類似的工具。
總的來說,騰訊和抖音的AI繪畫玩法別無二致,都是基于原有素材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
而且啊,這些A繪畫所輸出的作品,畫風都更偏向二次元。
小雷也搞不動具體原因,大概是考慮到動畫人物,更容易規(guī)避版權風險吧。
圖源:QQ
相比之下,百度推出的的AI繪畫工具“文心一格”,玩法就和開源的Stable Diffusion比較像了。
連流程都是差不多:
輸入關鍵詞 → 選擇自己想要的風格 → 付費 → 等待2分鐘生成畫作。
圖源:百度
不過,百度這個并不是完全免費的,畫風也不如Stable Diffusion那么寫實,走的還是藝術流路線。
至于收費方面,所有初始用戶會獲得200電量,每次生成畫作會消耗2 - 3電量。
用完了以后,大伙就得掏錢充值啦。
只能說啊,這波操作非常符合國內大廠的運營策略,不賺錢的產品,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圖源:問心一格
對了,微信上也有一個叫做“意間”的AI繪畫小程序。
隨著AI繪畫越來越火,“意間”小程序用戶量也越來越多了。
它的具體玩法和Stable Diffusion同樣差不多,輸出關鍵詞,再選擇風格生成即可。
大伙可能有疑問,為啥和Stable Diffusion那么像呢?
很簡單,因為這個小程序,調用的就是Disco/StableDiffusion模型。
基于免費開源且成熟的繪畫模型,在往里面加點料,一個擁有商業(yè)化能力的繪畫小程序就做出來了。
賺錢嘛,不寒磣。
圖源:微信意間小程序
聊到這里,咱們可以簡單做個總結。
Disco/StableDiffusion這兩個開源模型,風格上比較寫實,說白了就是更接近人眼所見。
硬要說區(qū)別,大概就是Disco比較大膽,畫作想象力豐富,但也容易翻車。
而Stable突出一個穩(wěn)定,整體畫風更加寫實保守,更適合普通人使用。
比如這張布達拉宮圖,Disco和Stable就畫出了兩種風格。
圖源:網絡
但當AI繪畫潮卷到了國內,大伙會發(fā)現(xiàn),國內大廠們反而沒有跟著“祖師爺”的路子走。
有的是基于原素材搞二次創(chuàng)作,有的能根據(jù)關鍵詞生成畫作,但風格過于特別,并非常人能接受。
而且啊,有些AI繪畫工具,明明只是Stable Diffusion打包制作而成,卻搞了付費使用機制。
雖然開源協(xié)議上,并沒有規(guī)定不能商用,但如果不能做得免費的原版好用,似乎也沒有付費使用的理由了。
關鍵詞:蝙蝠俠 VS 蜘蛛俠
至少小雷在使用Stable Diffusion的時候,真的能感受到,這個AI模型是懂我想畫什么的。
長遠來看,AI繪畫無疑有著很高的上限,商業(yè)化能力不可估量。
但就目前的情況嘛,大廠似乎都是想著,先做個東西占坑,并沒有想著真正把這事兒做好。
這可能和AI帶來的諸多爭議有關,版權歸屬、惡意創(chuàng)作黃色畫作等都是大問題。
簡單的娛樂化,還是目前大廠繪畫工具的主要方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