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道法國《解放報》網站5月7日報道,安迪·菲舍爾是一名活動人士、教師和社會營養(yǎng)問題專家,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領導過多家解決食品不安全問題的組織。他在著作《大饑荒》中譴責美國的“饑餓生意”:金融資本主義的利益和高度發(fā)達的糧食銀行“產業(yè)”的利益結合在一起,為饑餓的人們提供食物,而不是幫助他們擺脫貧困。
記者問: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在糧食安全方面只排在第13位。如何解釋這一悖論?
安迪·菲舍爾答:這是因為該國的資本主義制度的性質、強調個人自謀生路的主流心態(tài),再加上該國大部分地區(qū)特別吝嗇的福利和極低的工資。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福利投資一直在減少,最低工資也停滯不前。
問:您在書中甚至提出了一種觀點,認為為饑餓提供解決方案的實體與最具侵略性的資本主義的利益之間存在某種形式的罪惡共謀。
答:最能說明問題的例子是糧食銀行和沃爾瑪之間的關系。沃爾瑪是美國私營部門最大的雇主,它給工人的工資很低,也不提供全職工資或醫(yī)療保險。與此同時,沃爾瑪是美國最大的食品券收集者。沃爾瑪還向糧食銀行提供援助以維持這一緊急食物提供體系,并積極鼓勵其低收入員工申請代金券和糧食銀行的救助。
糧食銀行出于自身生存的考慮,欣然接受這筆錢,卻不采取行動來提高最低工資。此外,許多機構的董事會中都有沃爾瑪的高管,它們不想激怒他們或者冒失去這些人支持的風險。這是一個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聯盟,它維持現狀并相互從中獲利,卻無視饑餓人群的利益。
問:照您所說,糧食銀行是問題的核心嗎?
答:許多糧食銀行的初衷確實非常好,但在我看來,他們被困在了一個糟糕的系統(tǒng)中,受制于政府援助不足、工資低迷等大背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