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股票和基金投資,都有機會拿到上市公司或基金發(fā)放的分紅收益。不過,股票和基金的分紅跟很多人眼中的分紅可能并不一樣。尤其是股票分紅,很多人覺得就是拿著自己的錢在給自己分紅,分紅分了個寂寞。那么,基金分紅跟股票分紅是一樣的嗎?二者有什么不同?
基金分紅跟股票分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首先來看股票分紅。股票分紅之所以會被大家認為跟沒分紅沒區(qū)別,主要是因為分紅之后要除權除息,讓股票價格相應下跌,并不會增加投資者的收益。
比如一只股票的市價為20元,每股派發(fā)1元的現(xiàn)金紅利,在分紅之后,每股的市價就會降到19元,其實也就相當于從20元的股價中拿出了1元用來分紅,這確實跟沒分紅區(qū)別不大。
況且,在分紅之后如果不到一年就把股票賣掉,還得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如果是不打算持股超過一年的,與其等著分紅,還不如自己把股票賣掉劃算。
正因如此,很多人并不喜歡分紅,尤其是對喜歡做短線的人來說。因為分紅不僅不能帶來更多的收益,反而會增加交易成本。
再來看基金分紅。基金分紅跟股票分紅有一個相似之處,那就是在分紅之后基金的凈值也會隨之下降。比如一只凈值為5元的基金,每份基金分紅1元,那么它的凈值就會跌至4元。
不過,基金分紅跟股票分紅還是有一些不同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就是基金分紅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基金分紅之后,就算是把基金馬上賣掉或贖回,也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因為基金分紅原本就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不是像股票那樣必須持有一年以上才免稅。
這可能是因為基金在投資過程中,就已經(jīng)繳納了相關的稅費。比如股票基金,在投資股票時,如果收到股票的分紅收益,也是需要納稅的。如果基金分紅的收益還需要繳稅,對投資者來說就是二次繳稅了,這對投資者來說就不公平了。
另一個就是分紅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對于大部分基金來說,它的凈值的高低跟利潤的多少是掛鉤的。比如一只發(fā)行了10億份的基金,如果當年賺了10億,那么它的每份凈值就會漲1元。
正是因為基金的凈值漲跌完全取決于它的盈利,所以基金如果分紅,其凈值與過去某個時間點相比必定是漲的,也就是基金賺了錢。
此時,意味著持有該基金的投資者只要持有時間夠長,就都是賺錢的,也就是基金拿著為投資者賺來的錢分紅,而不是用投資者自己的錢分紅了。
可股票分紅卻不相同。股票的價格漲跌,并非跟上市公司的利潤高低完全掛鉤。一家上市公司即便是賺了錢,它的股票價格也未必會漲。
所以,股票如果分紅,并不意味著持有該股票的人就是賺錢的,如果股票價格一直沒漲,僅靠分紅恐怕是賺不到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