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一系列跌宕起伏后,2022年中國車市迎來了一個不錯的半年收官。
7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下稱:中汽協(xié))發(fā)布的數據顯示,6月,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49.9萬輛和250.2萬輛,同比增長28.2%和23.8%,結束了此前連續(xù)多月的下降趨勢。
其中,乘用車產銷分別為223.9萬輛和222.2萬輛,同比增長43.6%和41.2%;商用車產銷26.1萬輛和28.1萬輛,同比下降33.2%和37.4%,這也是進入2022年以后,商用車連續(xù)第六個月出現下滑。
新能源汽車依舊實現高速增長,6月產銷均突破59萬輛,同比增長均為1.3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3.8%。
縱觀2022年上半年,汽車產銷均超1200萬輛,分別為1211.7萬輛和1205.7萬輛,雖然同比下降3.7%和6.6%,但降幅比前五個月收窄5.9個百分點和5.6個百分點。
中汽協(xié)副秘書長陳士華對《財經》記者表示,5月中下旬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連續(xù)通過了一系列促進消費、穩(wěn)定增長的舉措,其中購置稅減半政策更是極大的激發(fā)了市場活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汽車產業(yè)走出4月最低谷,6月產銷表現更是好于歷史同期。
國家稅務局統(tǒng)計,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在首月共減征購置稅71億元,涉及109.7萬輛乘用車。
對于下半年的走勢,中汽協(xié)方面預計,乘用車需求預期比較積極,但考慮到商用車的持續(xù)下降趨勢沒有明顯改善,所以2022年全年中國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700萬輛,同比增長3%左右。
新能源風景獨好,燃油車復蘇明顯
2022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復導致中國車市一度出現較為明顯的起伏,但在這一過程中,新能源汽車市場卻可謂風景這邊獨好,走出了一波強勢上漲的行情。
事實上,除了新冠肺炎疫情,動力電池價格高企和芯片短缺從2021年底以來就已經成為困擾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兩大頑疾。這也導致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呈現出不斷上漲的趨勢。
陳士華對《財經》記者表示:“作為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材料,碳酸鋰在2021年1月的價格大概是5萬元/噸,今年1月已經快到40萬/噸了,一年的時間漲了將近8倍。”
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市場掀起了一場漲價潮。2021年12月,零跑汽車和特斯拉宣布漲價以后,幾乎所有新能源汽車品牌都先后漲價,部分品牌甚至完成了三輪漲價。
但根據中汽協(xié)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xù)六個月實現同比增長,即使是在中國車市整體下滑的3月至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依舊能夠實現114.1%、44.6%和105.2%的大幅度增長。
“在生產端,首先燃油車和新能源契合的產業(yè)鏈有一定差異,上海聚集了很多燃油車產業(yè)的供應鏈和產能,但是在新能源領域,比如動力電池的產能是比較分散的。”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強勢增長,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財經》記者表示:“雖然消費端產品漲價,但是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認可度比較高,而價格敏感度也不是特別強。另外,疫情推動了大家的出行要求,這也推動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走強。”
在燃油車領域,隨著疫情的平復和復工復產的推進,車企的產銷也出現了快速的回暖。以此前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上海地區(qū)車企為例,6月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的產量分別環(huán)比增長了51.1%和50.9%。
對于目前的生產狀態(tài),上汽通用方面對《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完全恢復到以前的正常生產節(jié)奏。”
除了產能快速恢復,零售端也在快速回暖。“終端市場有明顯起色,客戶進店量回升明顯。”陳士華表示,甚至汽車類網站的瀏覽量都有顯著增加,“根據汽車之家的統(tǒng)計,6月購車意向人數比上月增長12%,同比增長39.2%”。
“我們收到的門店反饋,市場在5月呈現出‘N’型波動走勢。五一假期的進店量和咨詢量特別高,但因為疫情的影響,到了5月中旬相關數據出現明顯下滑。后來隨著購置稅減半政策消息的傳出以及政策落地,進店量開始快速恢復。”在汽車銷售服務平臺“車fans”創(chuàng)始人孫少軍看來,一系列利好汽車消費政策的出臺,對車市的回暖有著重要推動作用。
孫少軍對《財經》記者表示:“今年6月的端午節(jié),所有的門店的反饋都是和去年持平,也就證明今年端午節(jié)的進店量恢復得很理想。在端午節(jié)以后,進店量也保持在高位。”
購置稅已減征71億元,但下半年政策還需持續(xù)發(fā)力
“從上半年乘用車市場表現來看,受疫情影響消費需求受到一定抑制,5月底以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刺激消費,為快速促進消費信心的恢復和提升均提供了明顯支撐。”陳士華向《財經》表示。
今年6月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fā)布公告,對2022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購置的、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換言之,購置稅將從10%降至5%,購車人最高可減免1.5萬元。
國家稅務局統(tǒng)計,乘用車減半購置稅政策在首月共減征購置稅71億元,涉及109.7萬輛乘用車。
政策刺激的作用很大程度直接反映在銷量上。據中汽協(xié)綜合對全年汽車市場判斷,預計2022年中國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700萬輛,同比增長3%左右,其中乘用車銷量預計為2300萬輛,同比增長7%左右;新能源汽車更是出類拔萃,銷量有望達到550萬輛,同比增長56%。
7月7日,商務部等17部門印發(fā)《關于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共涉及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二手車市場、汽車金融服務等6方面12條措施。其中包括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到期后問題、引導充電服務費下調、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等。
有網友在社交媒體表示,自己在7月初購買了一款2022新款帕薩特330,4S店現金優(yōu)惠7000元,金融補貼優(yōu)惠13000元,購置稅優(yōu)惠8200元。“真是相當優(yōu)惠了。”《財經》記者查詢上汽帕薩特官網也發(fā)現,首頁打出了“新帕薩特搶購置稅全免100%”字樣,活動時間為7月1日至31日。
各地也陸續(xù)推出相應鼓勵汽車消費政策。以上海為例,上海市在6月17日制定《上海市促進汽車消費補貼實施細則》,將一次性給予部分符合條件的個人用戶10000元購車補貼。
雖然汽車產業(yè)在6月呈現出明顯的復蘇態(tài)勢,但中汽協(xié)表示,行業(yè)運行仍存在一些困難:首先,部分芯片短缺和錯配的風險仍然存在,或將影響下半年企業(yè)生產節(jié)奏;其次,受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高企的影響,新能源汽車生產成本壓力依舊很大;再次,汽車消費政策還需持續(xù)發(fā)力;最后,商用車市場繼續(xù)承壓。
因此在陳士華看來,汽車消費信心的完全恢復需要一個過程,而根據目前各地促進消費政策,大約超過三成的省市及地區(qū)的優(yōu)惠措施在6月底前結束,時間較短,不利于下半年的穩(wěn)增長,還需要政策持續(xù)發(fā)力。
關鍵詞: 新能源汽車 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 汽車分銷 中國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