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金
編輯丨娛聞文
“楊昆,你都30多歲了, 該考慮要個孩子了?!?
【資料圖】
“哎呀, 媽,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 我現(xiàn)在要先打拼事業(yè), 要孩子的事情以后再說。”
“你現(xiàn)在不要孩子,以后年紀大了, 想要都沒機會了?!?
“那我就不要了,我選擇丁克, 瀟灑一生?!?
“你不要孩子,老了以后怎么辦?”
“所以我現(xiàn)在要好好掙錢啊, 等老了以后,就算不要孩子,也能活的很滋潤?!?
楊昆是一名非常優(yōu)秀的演員,出演過很多婆婆或媽媽的角色, 被觀眾所熟知。
不過,雖然她經(jīng)常演媽媽,為兒女的幸福操碎了心,可現(xiàn)實生活卻恰恰相反。
年輕的時候,她和丈夫一心撲在事業(yè)上,選擇做丁克, 并沒有想過要孩子。
無論父母怎么勸說,她就是不為所動。
可到了快60歲的時候,楊昆的別墅被拍賣了, 她和丈夫兩個人每個月只能靠著2500 的退休金生活。
她又后悔自己年輕的時候沒能要個孩子。
她對丈夫說:“要是我們年輕的時候生了孩子,也不至于現(xiàn)在無依無靠的?!?
然而說歸說,這個夢想是不可能實現(xiàn)了。
那么,無兒無女的楊昆,現(xiàn)在生活究竟如何了?
1963年,楊昆出生在云南昆明。
她的父母都在昆明文工團工作,因此,楊昆從小耳濡目染,對文藝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
父母也很疼愛女兒,既然女兒喜歡表演,又很有天賦,他們便全力把女兒往文藝的方向培養(yǎng)。
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文藝工作者的地位并不高,父母不想讓女兒吃這份苦,所以就放棄了,想讓女兒選擇別的道路。
可楊昆卻異常堅定,父母讓她學別的,她就絕食抗議。
沒辦法, 父母只好讓她繼續(xù)學習表演,她這才放棄抵抗。
為了得到專業(yè)人士的指導,楊昆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
憑借著扎實的功底,她順利地通過了筆試和兩輪面試,可等到第三次面試的時候,考官卻為難了。
因為楊昆雖然演技出色, 功底扎實,可她的長相并不符合當時大眾對美女看法。
當時流行的是,圓臉大眼睛小嘴唇的美女, 楊昆一條都不符合。
老師們覺得,像她這樣的外貌條件,即使到時候畢了業(yè),也不一定能有戲拍。
與其如此,還不如從一開始就不要錄取,讓她另謀出路。
可也有老師覺得,熒幕上不能只有光鮮亮麗的男女主角, 還應(yīng)該有形態(tài)各異的配角們。
楊昆的基礎(chǔ)優(yōu)秀,就算以后沒有機會演主角, 但只要肯靜下心來演配角, 也能有一番大的成就。
幾位老師的意見僵持不下, 最后,大家經(jīng)過討論決定,一切以實力為準,將她錄取。
就這樣, 楊昆才得以進入上戲進行學習。
在大學里,楊昆才發(fā)現(xiàn),老師們當時確實沒說錯。
一整個班級里,全是俊男靚女,她的顏值跟普通人比起來不算差,但放在明星堆里就有點遜色了。
不過楊昆并不著急,她想著,既然自己顏值不夠,那就只能努力來湊。
做不了主角,那她就要做黃金配角,讓所有觀眾都記住她。
在這樣的想法下,楊昆每天都很刻苦,不是在練功房就是在去練功房的路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有劇組過來找她拍戲了。
但是,因為不是主角, 來找她的劇本大多都是婆婆媽媽,或者非常有主見的小姑子一類的角色。
這種角色一般都是當?shù)厝耍f的是方言,為了演好這類角色,楊昆還特意去學了上海話。
以至于到最后,她的上海話都能以假亂真了,不熟悉她的人,還以為她本身就是上海人。
1989年,楊昆迎來了自己事業(yè)的第一個小高峰。
她在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中飾演“童老師”。
這部電視劇在當時非?;鸨?,主演們也都憑借這部作品迎來了事業(yè)巔峰。
作為配角的楊昆,也被更多的觀眾所熟知。
1993年,她又出演了電視劇《洋行里的小姐》,這部電視劇對她來說意義重大。
雖然電視劇本身沒有掀起什么水花, 但楊昆卻憑借優(yōu)異的表現(xiàn)獲得了金鷹獎最佳女配角。
名氣有了, 也靠獎項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楊昆以為,自己終于可以擺脫演配角的命運了。
畢竟,沒有任何一個演員愿意一輩子演配角, 楊昆也不例外,她實在太想演主角了, 哪怕只有一次。
可讓她沒想到的是,之后找上門的劇本,依然是一些配角, 有時候甚至還是一些反派的角色。
楊昆覺得,這些角色可能對自己的形象不利,因此通通都拒絕了。
有一次,一個劇本找到她, 想讓她出演女三號。
可看完劇本后,楊昆最感興趣的,卻是女一號,于是她問導演,能不能給自己換個角色,她覺得女一號更適合自己。
可導演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最后走的時候,導演還苦口婆心地勸她說:“楊昆,我知道你演技很好,可你也要考慮現(xiàn)實,要是男女主長得不好看,觀眾還會繼續(xù)看下去嗎?”
這話讓楊昆難過不已,她想,既然導演說自己演不了女一號,那自己就要證明給他看。
從那以后,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guī)矩:除了女一號,什么戲也不接。
即使后來有很多非常優(yōu)秀的劇本,想讓她出演,但她只要一看不是女一號,就直接拒絕了,為此錯過不少好機會。
身邊的朋友都勸她:“別管什么樣的角色,先演了再說,有時候說不定配角比主角更出彩呢?!?
但楊昆卻聽不進去,她說:“如果我演了配角, 那么導演們就會覺得我只能演配角,所以我一定要演主角,這樣以后來找我的戲就都是主角了?!?
話是這么說,但她卻忘了, 娛樂圈從來就不缺有實力的演員。
大家都知道,除了主角,她什么戲也不接,因此漸漸地,找她拍戲的人也少了。
沒有人找她, 她就無戲可拍,常常處于失業(yè)的狀態(tài)。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人一茬接一茬,漸漸地,大家也忘記了還有她這個人的存在。
眼看著平時走在大街上都沒人能認出自己了, 楊昆慌了,她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于是她改變了主意,只要有人找她拍戲,別管角色大小,她一定會竭盡全力。
直到1998年,她才迎來了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在電視劇《婆婆媳婦小姑》中,飾演性格鮮明的小姑仇金珠。
雖然有傅藝偉這樣的大美女,但楊昆的表演也絲毫不遜色。
憑借著這個角色,她再次獲得了金鷹獎最佳女配角。
但是正如楊昆之前所說的那樣, 自己憑借著這種角色出彩,之后來找自己的,就全都是這種婆婆媽媽類的角色。
不過此時的她,心態(tài)已經(jīng)非常平和了, 既然自己適合演這類角色,那就把這類角色演好。
從那以后,她的片約不斷,事業(yè)也逐漸步入正軌。
事業(yè)上迎來大發(fā)展的同時,她的人生大事也得到了解決。
楊昆一直忙于事業(yè), 卻把自己的終身大事給耽擱了。
眼看著她都30多歲了, 依然是孤身一人。
這可把父母急的不行,連忙給她安排了好幾場相親。
可楊昆根本就沒有談戀愛的想法, 因此放了好幾個相親對象的鴿子,她這種態(tài)度,對方自然不滿意,相親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有一次,楊昆卻破天荒地答應(yīng)爸媽去相親了。
因為那一天,楊昆的新戲正好殺青,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她都沒有什么事,因此心情非常好。
所以就答應(yīng)了父母安排的相親。
兩人剛一見面,對方就說:“咱倆還挺有緣的,我也是云南的?!?
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天然有一種親切感,楊昆打開了話匣子,跟對方聊了兩個小時。
這頓飯過后,兩人交換了聯(lián)系方式,約定明天一起去公園。
晚上,楊昆剛回到家,母親就打來電話問她情況。
她不好意思對媽媽說自己也看上人家了, 就只能委婉地說人家男方請她明天一起去公園。
母親畢竟是過來人,聽到女兒這樣說,連忙說道:“你傻呀, 人家邀請你去公園,就說明想跟你有進一步的發(fā)展,你呢,你怎么想的?”
楊昆這才害羞地回答:“我跟他想的一樣。”
聽到女兒的回答,母親心滿意足地掛了電話。
轉(zhuǎn)頭就把女兒的心思告訴了男方。
在母親的助攻下, 兩人順利走到了一起,沒多久就領(lǐng)證結(jié)婚了。
剛結(jié)婚的時候,楊昆正處于事業(yè)上升期,于是她對丈夫說:“我覺得年輕的時候還是應(yīng)該以事業(yè)為主,咱們先不要孩子,等工作穩(wěn)定了再說。”
丈夫同意了。
期間,婆婆多次催生, 楊昆每次都說不著急,過幾年再說。
有時候催的太狠了, 丈夫就會主動站出來,告訴自己的媽媽,不是妻子不想生, 而是自己現(xiàn)在還不想要孩子。
眼看著他們都三十多了, 同齡人的孩子基本都開始上學了, 兩人還沒有動靜。
楊昆的媽媽也著急了。
她幾乎每天都會給女兒打電話, 問她打算什么時候要孩子。
楊昆被問煩了,直接說:“媽,我現(xiàn)在事業(yè)好不容易有了點起色, 要是有了孩子,就得把工作放在一旁, 那我之前的努力豈不是都白費了?”
媽媽勸她:“工作是永遠都做不完的,但是你現(xiàn)在不生孩子,以后年紀越大越困難,要抓緊時間。”
楊昆不服氣:“生了孩子還要帶,我倆現(xiàn)在都沒有時間,怎么辦?”
媽媽又給她出主意:“那你倆回老家來工作,等你們有了孩子,我?guī)湍銈儙??!?
楊昆很生氣:“我們才不回去呢,現(xiàn)在回去,相當于這些年都白干了?!?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大吵了一架。
為了生不生孩子的問題,楊昆和媽媽冷戰(zhàn)了好幾個月, 誰也不理誰。
又過了兩年,楊昆已經(jīng)四十好幾了, 媽媽又苦口婆心地勸道:“你們抓緊時間要個孩子吧, 現(xiàn)在不要,以后就真的沒機會了。”
楊昆卻說:“媽, 我們已經(jīng)商量好了, 打算做丁克,這輩子都不會要孩子的?!?
因為楊昆的老公是做生意的, 那幾年順風順水,生意也越做越大,兩人還在上海買了一棟別墅。
生活條件好,夫妻恩愛,楊昆和丈夫都覺得二人世界已經(jīng)非常美好了,他們都不愿意再多一個孩子來打擾他們。
于是,夫妻二人決定,做一輩子丁克族。
楊昆甚至還對丈夫說:“等我工作到60歲,咱倆就退休,一起出去旅游。”
但誰也沒想到,生活的風浪會讓他們措手不及。
有一次,丈夫的朋友說服他們投資一個項目。
這個項目收益雖然可觀,但風險卻比較大, 而且前期要投入的錢也不少。
楊昆勸丈夫三思。
可丈夫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覺得可以冒險試一試,為此他不但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還借了不少親朋好友的錢。
然而,這次他們卻沒有那么幸運,項目失敗了, 丈夫也破產(chǎn)了, 他們還背了不少債務(wù)。
為了幫丈夫渡過難關(guān),楊昆只能回到家鄉(xiāng), 找親戚朋友借錢應(yīng)急。
但卻沒有人肯借給她。
并不是大家不愿意幫她,而是大家覺得,楊昆畢竟是個演員,演員高薪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大家不相信,像她這樣的演員居然會缺錢,所以不愿意借。
錢沒借到,楊昆和丈夫只能自己想辦法還債。
雖然楊昆已經(jīng)快60歲了, 但她依然在拼命拍戲,拿到片酬的第一時間,她就趕緊去幫丈夫還債。
兩人日常生活的開銷,就僅靠她每個月2500塊的退休工資維持。
很多人不相信她的退休工資只有這么點,但事實確實如此。
因為楊昆很早就從文工團離職了,做了一名個體演員,許多年來,她的社保都是自己按照最低標準繳納的,因此退休工資也不多。
2009年,楊昆和丈夫更是上了新聞。
有人聲稱,她和丈夫因為交不起4.5萬的物業(yè)費,別墅只能被拍賣,他們不得不搬離寬敞舒適的別墅,重新找地方住。
這個消息一出來,大家才知道,作為著名演員,楊昆的生活居然如此艱難。
后來接受采訪時,楊昆也說過,自己現(xiàn)在特別后悔,后悔年輕的時候沒有要一個孩子。
其實她并不是指望孩子能幫自己和丈夫還債,但起碼, 如果有孩子的話,生活上能得到一些保障, 不至于人到晚年,還要四處奔波。
如果有孩子的話, 無論家里遇到什么困難,也能一起應(yīng)對,畢竟人多力量大。
更不至于被趕出家門,無處可去。
如今,已經(jīng)60歲的楊昆,不僅要努力拍戲掙錢還債,還要為自己和丈夫的未來考慮,因此,她選擇了直播帶貨,希望能多掙點錢。
可惜,她帶貨的成績不是很好,以至于商家都不愿意選擇她。
不過,楊昆也承認,正是因為年輕時沒有孩子,自己才有精力把所有時間都放在工作上,所以才能讓更多的觀眾記住自己。
面對未來的路怎么走,她也一直保持著樂觀的態(tài)度。
人這一生,會面臨很多選擇, 無論什么樣的選擇,都要承受它的結(jié)果。
有時候,現(xiàn)在做的選擇并看不出結(jié)果,得等到幾十年以后。
希望大家都能三思而后行,不要后悔。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