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壞了、熱水器出故障,相信這些事情大伙兒都曾遇到過,相比起手機壞了能帶去門店修理不同,這些電器問題還是需要專業(yè)人士上門解決的。不過,上門維修太多“坑”,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呢?
【資料圖】
在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專題中,上門維修、售后服務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焦點:預付款后“跑路”、預報價與實收價差天隔地、售后服務不到位......上門維修亂象太多,受傷的還是消費者。
(圖片來自:Veer)
中新經緯報道,南京劉女士在今年2月初通過同城服務平臺聯(lián)系了一位師傅上門維修熱水器,在經過十幾分鐘的修理后,上門修理費+配件費共計收取385元,師傅離開時還承諾一個月內保修。誰知,劉女士在師傅離開后再次測試熱水器使用情況時發(fā)現(xiàn)了大問題:水溫依然忽高忽低,根本沒有修好。當劉女士嘗試通過微信聯(lián)系該名師傅時,已經再也聯(lián)系不上了。
無獨有偶,江蘇的張女士同樣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張女士在今年1月通過電商平臺的啄木鳥家庭維修旗艦店上聯(lián)系了專業(yè)上門維修空調的師傅,在檢查后稱先收取1000元材料購買費,等完成采購后再返回修理。只可惜,時間過去了兩個月,這位自稱會折返張女士家中完成維修的師傅卻人間蒸發(fā)了。
(圖片來自:Veer)
事實上,這類上門維修遇到的“坑”還有非常多,經媒體曝光的也只是冰山一角。無論是上門維修還是售后服務,沒有規(guī)范化的流程往往會帶出不少問題。就像南京劉女士遇到的“沒修好就離開”這種情況,理應對上門維修的專業(yè)人員制定嚴格的驗收流程,登記具體電器損壞問題,反饋維修結果。此外,“預付款”的問題也是需要平臺嚴格規(guī)范的部分,既然由平臺派出工作人員上門維修,那么就該避免私下金錢交易的過程,這些都是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在處理上門服務的大忌。
(圖片來自:Veer)
的確,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讓很多服務都變得非常方便,小程序、App一鍵下單,什么服務都能上門服務。但在享受便利的同時,平臺嚴格規(guī)范服務人員的工作流程也很有必要,例如維修要記錄過程、反饋結果,家政、清潔要記錄工作狀況,避免不必要的紛爭。另一方面,消費者們也要擦亮雙眼,盡量選擇靠譜的平臺,主動拒絕預付款,親自驗收工作成果。
當然,假如要是在服務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消費者也要及時與平臺聯(lián)系,調整服務方案。要是像江蘇張女士一樣遇到金錢糾紛,也可以選擇報警處理??傊?,這些不合理的服務堅決不能被縱容,必要時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障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益。
(封面圖片來自:Veer)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合作事宜請聯(lián)系linxiuliu@leikeji.com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