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A股市場跌宕起伏的二季度,公募基金行業(yè)會交出怎樣的成績單?
截至7月21日,公募2022年二季報收官,全市場共計3957只主動權益基金均已披露二季報。
在市場震蕩的背景下,全市場主動權益類基金規(guī)模逆勢增長,主動權益基金規(guī)模合計5.5萬億元,同比增加3000余億元。
相比一季度,二季度公募基金的整體持倉集中在了食品飲料、新能源等板塊,其中貴州茅臺取代寧德時代,成為機構第一大重倉股。
即便如此,公募機構對于新能源的青睞程度依然未減,包括寧德時代、隆基綠能等新能源龍頭依然是公募基金十大重倉股的“座上賓”。
但對于新能源板塊的操作,各基金經理在二季度依然出現(xiàn)分歧。
主動權益規(guī)模逆勢增長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場共計3957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507只、偏股混合型基金1916只、靈活配置型基金1509只、平衡混合型基金25只。
從報告期內新發(fā)基金數(shù)量來看,受到市場波動影響,各類型主動權益類基金新發(fā)數(shù)量大幅下降。
二季度以來,全市場共計新成立了75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69只,普通股票型基金5只,平衡混合型基金1只。
雖然基金發(fā)行市場熱度不高,但全市場各類主動權益類基金規(guī)模均呈現(xiàn)逆勢增長局面。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場主動權益類基金規(guī)模合計5.5萬億元,同比增加了3140.29億元。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合計規(guī)模增加503.14億元,達到了7465.44億元;偏股混合型基金合計規(guī)模增加 2337.05億元,達到了31748.33億元;靈活配置型基金合計規(guī)模增加297.09億元,達到了15305.29億元;平衡混合型基金合計規(guī)模增加3.01億元,達到了483.68億元。
而從市場上主流的主動權益類統(tǒng)計口徑來看(偏股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截至2022年二季度,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倉位和混合偏股型基金的倉位分別為86.67%、87.22%,前者較上季度下降了1.83個百分點,而后者較上季度上升了2.39個百分點。
從持倉角度來看,在今年二季度主動權益類基金增持了食品飲料、新能源、有色金屬等板塊,而減持了電子、醫(yī)藥、銀行及房地產等板塊。
在增持的個股中,對五糧液、隆基股份、愛爾眼科、比亞迪等增持的基金比例較多;從減持來看,藥明康德、??低?、招商銀行等個股減持的基金比例較多。
觀察持股基金數(shù)量明顯增加的個股可以發(fā)先,貴州茅臺取代了寧德時代成為持股基金數(shù)量最多的個股,共計有809只基金持有,較上期712只基金持有增加了97只。
此外,比亞迪、隆基股份和港股美團的持股基金數(shù)量明顯增多,報告期內分別被442只、310只和282只基金所持有,環(huán)比持股基金數(shù)量分別增加149只、150只和135只。
從持股基金數(shù)量減少的個股中,藥明康德、紫光國微、招商銀行遭公募基金減持最多,報告期內持有上述個股的基金數(shù)量分別為279只、119只和154只,環(huán)比分別減少99只、91只和85只。
新能源的進與退
雖然寧德時代暫失公募第一大重倉股“寶座”,但新能源板塊整體仍被公募機構投資者青睞。
根據(jù)Wind統(tǒng)計,寧德時代、隆基綠能、比亞迪、華友鈷業(yè)、億緯鋰能等新能源龍頭個股,依然穩(wěn)居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行列。
而新能源板塊在二季度表現(xiàn)亦可圈可點,截至6月30日,新能源指數(shù)在報告期內累計上漲了16.30%,同期上漲指數(shù)上漲4.5%,深證成指上漲6.42%,創(chuàng)業(yè)板指5.68%。
不過,從二季報中基金經理的反饋來看,基金經理對新能源的態(tài)度并非一致。
例如,銀華基金的基金經理李曉星,其“代表作”銀華心怡就在二季度大舉減倉了寧德時代,一季度末,寧德時代還是該基金第一大重倉股;而在二季度,寧德時代遭遇大幅減倉至退出十大重倉股。
對于報告期內的市場,李曉星也在二季報中坦言,“今年可能是我當基金經理以來遇到的第三次比較困難的時刻。第一次是在2016年年初,第二次是在2018年年底,那兩個時點基金從最高點的回撤幅度都和現(xiàn)在的情況差不多。市場不可能一直順風順水,總會遇到很多困難,我們需要辯證的去看待這些困難,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有危必然有機。”
而對于新能源板塊,李曉星認為,由于擔心俄烏沖突帶來的全球供應鏈條的割裂,其減持電動車上游時間過早,在4月份光伏的大跌中并沒有選擇加倉,錯失了一些機會;在市場大幅下跌的時候,其選擇增持了可選消費、地產鏈、軍工、計算機和自動化等行業(yè),目前看可選消費、地產鏈、軍工和自動化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收益,相信隨著信創(chuàng)和人工智能政策的相繼落地,未來計算機的表現(xiàn)也是可以值得期待的。
同樣做出減持操作的還有恒越基金的投資總監(jiān)高楠管理的恒越核心精選基金,相比一季報寧德時代的第一大重倉股,二季度則將其調至第七位。
高楠在二季報中也對報告期內的市場環(huán)境與投資操作有所感悟,“該基金的投資策略依然是以自下而上尋找優(yōu)質成長股為主導,在滿足確定性的前提下去評估企業(yè)成長空間以及合理長期市值空間。但客觀上來說,追求中長期確定性較強的成長股這種自下而上選股的操作策略,并不是當下最有效率的方法。當下多種可測不可測的宏觀變量,均會導致海內外基本面的預期在短期出現(xiàn)劇烈波動。這種波動通常是非線性的,是極端的,但真實世界的演變并不會像預期一般戲劇化波動,所以預期背離基本面的部分通常是以超跌或者超漲的快速且極端的形式來向真實世界收斂。自下而上的投資方法導致對于企業(yè)和產業(yè)的研究能更多的讓人保持理性,但這種理性反倒可能使投資者在某個短期受到傷害。而我們理解的自上而下研究更類似于盲人摸象,大家都從自己擅長的角度去推測宏觀的全貌,但卻沒人知道宏觀全面的真實模樣。”
與之相對比的是部分基金經理對新能源的加倉操作,例如以投資成長的策略見長的前海開源基金崔宸龍,其在二季度的前十大重倉股幾乎全部圍繞光伏、能源、整車車企等進行布局,寧德時代和星源材質均在一季度持倉基礎上增加,持倉數(shù)量環(huán)比提升23.87%、49.84%,同時在比亞迪、法拉電子、四維圖新等個股的持倉上相較前一季度有所減少。
同時,中歐基金周蔚文二季度也大舉加倉寧德時代,他管理的中歐新藍籌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在二季度末持有寧德時代99.87萬股,為該基金第三大重倉股。而在一季度末,寧德時代尚未在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現(xiàn)身。“雖然從后視鏡來看部分基金經理的調倉操作錯失了一些結構性機會,但在二季度市場內外因素共振的情況下,短期內很難評價誰對誰錯。”北京一位基金評價中心人士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