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2023年3月12日,美國加州,楊紫瓊(左)、許瑋倫(右)亮相在比弗利山沃利斯·安內伯格表演藝術中心舉辦的第95屆奧斯卡名利場派對。圖片/視覺中國
女性勵志、亞裔之光、贏麻了……當?shù)?5屆奧斯卡獲獎名單出爐的時候,關于電影《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和楊紫瓊(Michelle Yeoh)成為首位亞裔奧斯卡影后的消息刷滿了中文互聯(lián)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事實上,他們獲獎的消息并不令業(yè)界驚訝。
在奧斯卡獎項公布之前的2022年至2023年影獎季間,《瞬息全宇宙》已經領跑數(shù)個獎項,先后獲得獨立精神獎、哥譚獎、評論家選擇電影獎等40個單位的最佳影片,并名列美國電影學會與國家評論協(xié)會年度十大電影,還入圍奧斯卡金像獎、英國電影學院獎、金球獎、澳洲影視藝術學院國際獎等。
其編劇和導游關家永(Dan Kwan)與丹尼爾·施納特(Daniel Scheinert)也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美國導演工會獎、美國編劇工會獎、美國制片人工會獎的肯定。
當然,這其中最引入注目的,莫過于楊紫瓊成為了首位入圍并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亞洲演員、首位美國演員工會獎亞裔影后、金球獎第二位音樂及喜劇類電影亞裔影后,并獲得了獨立精神獎、土星獎、國家評論協(xié)會獎、波士頓影評人協(xié)會獎等30個單位的肯定。
不僅如此,影片中飾演王秀蓮丈夫威門的關繼威也非常出彩,成為了首位入圍暨獲得奧斯卡與美國演員工會獎的越南裔男演員、首位獲得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配角的亞裔演員,這是時隔四十年第二位獲得金球獎最佳電影男配角的亞裔演員,并獲得獨立精神獎、哥譚獎、評論家選擇電影獎、國家影評人協(xié)會獎、紐約影評人協(xié)會獎、波士頓影評人協(xié)會獎、洛杉磯影評人協(xié)會獎等50多個單位的肯定。
整個劇組拿獎拿到手軟。
亞裔群體的一次勝利
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夕,楊紫瓊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很清楚的意識到,這不只是關于我作為一個演員被認可,這像是整個亞洲群體對我說,你為我們做到,你必須為我們做這件事,你會做得到的。然后你就會意識到,是的,我會做得到?!?/p>
如果要說楊紫瓊與影片主角王秀蓮(Evelyn Wang)這個角色有什么共鳴的話,是她意識到,已經很久沒有讀到這么讓她有共鳴的故事了。因為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會更了解一件事——當你的年齡變大,你會開始被歸類,被限制,特別是女演員。你能演的角色會變少了,你變得不重要了。
而當剛拿到這個劇本的時候,很多人對楊紫瓊說,這是風險很大的一件事,你正要參與的是一部漫威電影,這可能會改變很多事情。
但是對她來說,人生就是要接受挑戰(zhàn)和風險,如果不是,那么只會一直重復做一樣的事。所以,她認為導演們很有勇氣,她也變勇敢了。
對很多亞洲觀眾來說,雖然對《瞬息全重宇宙》天馬行空的表現(xiàn)方式的觀感充滿分歧,但其描述故事、傳遞的情緒似乎又非常真實,讓人感同身受。而從電影產業(yè)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得以出現(xiàn)且大獲成功,又顯示了當前電影產業(yè)的哪一面呢?
多年在好萊塢摸爬滾打的楊紫瓊發(fā)現(xiàn),亞裔群體,很長時間以來,在西方世界里,都覺得不被看見。很多時候,亞洲人不大會顯露過多的情感,以至于會被外界誤解他們只關心且專注于自己的事,然后不需要別人看見他們的故事。
楊紫瓊認為這不是真的。她想的是,該怎么去講述亞洲群體的故事,尤其是在好萊塢。她要求的是擁有一起競爭的權益,讓好萊塢知道要去考慮他們的觀眾,起碼要有一次從全球的角度去思考,電影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產業(yè),它已經不只是一個單一的市場。
據Gower Street統(tǒng)計,2022年,美國電影市場交易額為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8.8億元),較2021年增長65%,但比2017至2019年的平均水平低35%。
國家電影局數(shù)據顯示,2022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人民幣300.67億元,與2021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70.33億元相比,下滑36%。不過,在2020年和2021年,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場。
“好萊塢一直是好萊塢,作為全球電影產業(yè)的頂峰,它一直是電影人的夢想頂點。但是世界已經往前進了,其他的市場會一直成長,這對好萊塢來說也會是一件好事,因為它會讓好萊塢知道,它必須往前進,它必須變得更好,它必須更要接納世界的其他角落?!睏钭檄傉f。
“打星”出身的楊紫瓊,已經年滿60,就如影片中的王秀蓮,為家庭、為女兒、為整個宇宙而奮斗,其實也是為自己以及她所屬的族群奮斗。
走上頒獎臺,捧起奧斯卡小金人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知道,她做到了。《瞬息全宇宙》獲得了廣泛的好評,它的想像力、視覺效果、幽默、導演、剪輯、表演,以及對存在主義、虛無主義和亞裔美國人身份等主題的處理,得到了主流世界的認可。
這背后自然離不開亞裔崛起的潮流涌動,以及女性主義思潮再度翻滾等因素。而在這之外,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究竟是誰塑造了且讓我們看到了這個“楊紫瓊”?
爆款制造機A24,正悄然重塑好萊塢
《瞬息全宇宙》背后的出品方A24,是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新銳電影公司。
A24對國內大部分觀眾來說,可能相對陌生,它太過于神秘,創(chuàng)始團隊也鮮少有采訪露出。但是拉開其近幾年制作發(fā)行的片單:《伯德小姐》(Lady Bird,2017)《月光男孩》(Moonlight,2016)《瑞士軍刀男》(Swiss Army Man,2016)《機械姬》(Ex Machina,2014)《艾米》(Amy,2015)《房間》(Room,2015)等,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又是它!
事實上,A24公司在好萊塢和資深影迷心中并不低調。在《瞬息全宇宙》之前,A24早已經在奧斯卡嶄露頭角,先后已經獲得了30多項奧斯卡獎項提名。
其中,最經典的是,關注黑人性少數(shù)群體的《月光男孩》,它不僅斬獲了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也給A24帶來了十倍投資回報率(成本400萬美元,全球票房6504萬美元)。另一項投資回報的佳績是,2014年,也就是在其成立兩年之后發(fā)行的《女巫》(The VVitch: A New-England Folktale ,2015),以350萬美元獲得了4050萬美元票房收入的成績,也一直為電影圈內津津樂道。
《瞬息全宇宙》劇本籌備階段大約在2018年,2020年1月項目投拍,由IAC和羅素兄弟的AGBO制作公司斥資2500萬美元拍攝。某種程度上,這更像是一場賭注,因為它面臨的是疫情爆發(fā)帶來了全球影院關?;蛳拗粕献示置?。最終,影片獲得了1.074億美元的票房。
《瞬息全宇宙》海報
雖然《瞬息全宇宙》的票房成績算不上足夠亮眼,但在為了規(guī)避商業(yè)上的風險,大的電影公司正變得越來越保守和無聊,不斷翻拍IP、炒冷飯的當下,A24已經足夠特別——它一直希望自己成為一家怪異卻吸引人且有創(chuàng)造力的公司。
作為一家獨立電影公司,自知無法與積淀深厚、實力強勁的好萊塢巨頭們抗衡,成立之初,A24就另辟蹊徑,選擇切入小眾群體,以B級片取勝。
新奇、荒誕、驚悚,是A24審美的偏好。比起運作大明星、大IP,以及支出大量的營銷預算將觀眾拉進電影院,A24更看重的是影片的質量與風格,愿意在題材上承擔風險。它擅長于捕捉小眾文化,邊緣群體,以此喚起主流情感的共鳴,也因此吸引了諸多新銳導演加盟。
這成為了A24最大的亮點,讓其短短幾年時間內,成為了好萊塢一股不可忽視的新銳力量,在已經板結的好萊塢找到了自己的土壤,甚至橫掃越來越多屆好萊塢的頒獎典禮,以一種顛覆的姿態(tài)。
不過,以公司本身而言,A24并未公開以一個離經叛道,挑戰(zhàn)傳統(tǒng)電影產業(yè)的姿態(tài)立足。它只是將目光轉向創(chuàng)作者本身,包括劇本、導演、演員、拍攝地點等,都盡可能地遠離好萊塢巨頭的游戲。
這種以小成本、低預算的方式選片、制片的思路,極大地降低了電影制作的門檻,吸引到了更多有才華的新人入局。電影制作不再那么遙不可及,A24也獲得了主流片場、制片公司和獎項的認可。而這已經足夠悄悄改變好萊塢的一些格局。
更像是一家來自硅谷的互聯(lián)網公司
然而,在美國,特立獨行的電影公司并不少見,能讓A24脫穎而出的究竟是什么?
A24的創(chuàng)始人是有三位電影界資深人士:丹尼爾·卡茨(Daniel Katz)、大衛(wèi)·芬克爾(David Fenkel)和約翰·霍奇斯(John Hodges)。
其核心創(chuàng)始人丹尼爾·卡茨之前在獅門影業(yè)工作,積累了大約7、8年的行業(yè)經驗。公司名稱“A24”并不是什么神奇代碼??ù脑嘎叮@個名字的靈感,來自他決定成立一家電影公司的瞬間,正在行駛在意大利A24高速公路上,而這條高速公路在意大利電影史上也很有名,是新現(xiàn)實主義和超現(xiàn)實主義大師的電影中采用了許多阿布魯佐(Abruzzo)小鎮(zhèn)和鄉(xiāng)村風景的場景。
與取名靈感類似地,卡茨認為,投拍電影的首要問題只是,這部電影酷嗎?如果它夠酷,那就放手去做吧!
這些看似隨性的舉措的背后,是A24的獨特經營思路。但實際上,公司運營、數(shù)據分析、宣傳策略,一部電影只要進入A24體系內,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會經過縝密的思考。
與其他獨立電影公司不同,A24一開始就將總部設立在紐約。A24內部的公司架構,除了有電影部門之外,還有大量的運營人員,他們構成了一個中臺,包括財務、法務、金融、數(shù)據分析等。中臺與垂直細分的電影部門,在宣發(fā)、采購、公關、展映、衍生品開發(fā)等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相互合作。
因此,也有人說,與其說A24是一家電影公司,不如說它更像一家來自硅谷的互聯(lián)網公司。
不拘一格的A24公司辦公室
在眾多運營部門之中,A24很早就設置了數(shù)據分析部門,該部門對最佳公映時間、每周排片調整的等提供相應的數(shù)據支持。
據一位在A24實習過的員工描述,
A24的管理風格也像極了互聯(lián)網公司的敘事。
對于數(shù)據的極致運用,使得A24這樣追求小眾內容的商業(yè)公司,可以盡最大可能地規(guī)避了商業(yè)風險。
一個經典的例子是,2016年上映的《月光男孩》,起初A24公司內部并未太過看好,僅安排了四家藝術院線上映。但首周院線反饋的上座率,以及社交媒體的討論度非常之好,數(shù)據部門便立即將消息反饋到了展映部門,繼而展映部門決定擴大影院排片覆蓋至全美。與此同時,宣發(fā)部門加大配合,在各大平臺提升影片的宣傳力度。
A24對互聯(lián)網的貼近,還體現(xiàn)在社交媒體營銷上。A24一般會投入95%的預算,用作院線電影的線上營銷。通過數(shù)據分析把影片信息植入到社交網絡中,通過生成算法鎖定社交平臺上的潛在購票者。再讓資深影迷互相推薦,使得電影的口碑傳播出去。
電影是藝術也是工業(yè),從A24的策略看出,它不是試圖將電影做成小眾的藝術品,而是找到品位獨特的創(chuàng)作者和受眾,打造藝術與商業(yè)氣息并重的產品,并以互聯(lián)網的公司的方式,讓彼此連接。某種程度上,這像是又一次屬于硅谷式互聯(lián)網的勝利。
(本文首發(fā)鈦媒體APP,作者|李程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