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久久久,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vr,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精品秘?一区二区三区美小说

原創(chuàng)生活

國內 商業(yè) 滾動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貨金融

科技 行業(yè) 房產

銀行 公司 消費

生活滾動

保險 海外 觀察

財經 生活 期貨

當前位置:科技 >

陷入“大米絕產”風波的五常稻農

文章來源:鈦媒體APP  發(fā)布時間: 2023-08-23 08:25:32  責任編輯:cfenews.com
+|-

金黃的稻穗垂著頭,秋風拂過,稻浪起伏。

秋收時節(jié),在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黑龍江省五常市,這樣的畫面很常見。這些稻穗在被收割、脫殼后,會成為晶瑩剔透的大米,包裝成袋,運往全國各地。

“中國大米看東北,東北大米看五常?!蔽宄4竺资侵袊詈玫拇竺字?,在《舌尖上的中國》出過鏡。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五常當?shù)卮竺啄戤a量為192萬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過,在今年,五常的大米產業(yè)遇到了非常狀況——8月初,五常市遭遇強降雨,超過100萬畝稻田不同程度被淹。這個數(shù)字占到了五常市水稻種植總面積的約四成?!爸辽僖瓴拍芑謴驮獨??!辈糠值巨r形容這次災難的后果。

但是,受災并不等于“徹底絕產”。暴雨退去后,關于五常大米“絕產”的傳聞開始甚囂塵上,就連央媒也發(fā)聲辟謠。

對于五常稻農來說,他們遭受了多重打擊。作為米業(yè)現(xiàn)象級存在的五常,原本就受困于真假大米風波。如今,當同時面對無情的洪災和“絕產”傳言時,天天在土里刨食的農民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慮和恐慌。

01 被絕產傳言困擾的村莊

“五常大米不是絕產了嗎?還有水稻?”

這條微信評論像一枚穿膛鋼釘,扎得潘繼萍心痛。她是五常市龍鳳山鎮(zhèn)樂園村的重災戶,暴雨之后,她家的20坰水稻僅9坰幸存。8月6日那天,為了讓親戚朋友放心,她強打精神,在朋友圈發(fā)了一條22秒的“幸存”水稻視頻?!斑@邊沒淹著,都出穗了,得回多種點地,挺好挺好。”在視頻中,她故作輕松地說。

可在一眾點贊與安慰之中,有關“絕產”的評論就像個不討喜的“顯眼包”,讓潘繼萍難以克制氣憤。她在評論框反復敲了幾行字,想罵上幾句,但最后只平靜地回復,“沒絕產啊,有幸存的”。

類似的經歷,宋小花也遭遇過好幾次。她從未想過,自己活了42年,竟第一次被陌生人罵哭了。與潘繼萍一樣,她也是五常稻農,住在五常市營城子鄉(xiāng)三哈村。她家種了20多坰水稻,其中8坰受災。暴雨來襲時,因為家里地勢高,房子多,她喊村民來家中避難。二十多個人帶著家當,在她家吃住了5天。很多老人種的地受災了,他們哭得眼睛紅腫,她卻找不到一句安慰的話。

暴雨過后,宋小花在快手開了直播。至少有兩次,她在關閉直播后崩潰大哭?!昂芏嗳嗽诠琳f五常大米絕產了,說我在這蹭流量,誰想要這樣的熱度??!”她備受煎熬。

東北的水稻是單季稻,一年只熟一次,五常大米也是如此。在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對水稻的收成來說非常關鍵的一個時期,就是從7月下旬一直持續(xù)到8月上旬的抽穗揚花期。不巧的是,此次洪水恰好出現(xiàn)在抽穗揚花期。在距離秋收只有一個多月的時候,稻農們眼睜睜看著綠油油的稻穗變成了灰黑色,一些稻穗倒伏在地里,默默死去。有老人一遍遍在田埂邊徘徊,佝僂的身軀中透著無助與絕望。

圖:被洪水浸泡后的稻田 拍攝:魏明

圖:未受災的稻田 拍攝:魏明

以前看電視劇,聽到臺詞“心在滴血”,潘繼萍覺得是夸張,可第一次看見被暴雨沖毀的稻田,她終于知道這個詞是真的?!熬拖窬乃藕虻暮⒆樱€沒長大,就夭折了。”“尿黃尿,嘴起泡,一宿一宿不睡覺”,潘繼萍說,村里很多人都是這個狀態(tài),一口飯也吃不下去,每天心急如焚。

減產,已經成為定局。

但是,還不至于絕產。在潘繼萍的村子里,確實有個別人家水稻全部被淹,但大多數(shù)稻農的水稻沒有全部受災。沒有人知道,有關五常大米因暴雨“絕產”的傳聞是如何誕生,又是如何越傳越廣的。

但無論如何,在競爭殘酷的商業(yè)世界,你所失去的,就是競爭對手得到的。在短視頻平臺上,已經有其他品牌的米商公開宣稱,“五常大米80%絕產,購買我們大米品牌,保證是真的”。這樣的說法夸張,卻足夠搶眼球,可以搶走原本屬于五常大米的市場。

對五常的稻農們來說,這是他們沒有遇到過的挑戰(zhàn),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去澄清。

在過去,困擾他們的,主要是大米市場的魚龍混雜。2022年,五常當?shù)氐拇竺桩a量為192萬噸,但市面上打著“五常大米”旗號的大米遠超這個數(shù)量。實際上,早在2016年,央視就公布過一個數(shù)字:全國在售的五常大米達1100萬噸左右。而從外觀來看,大米的產地很難被確認。

所以坊間有一個說法:“五常大米亂天下,天下大米亂五常?!?五常的稻農們經常抱怨,外地的“李鬼”大米太多了。有新聞報道稱,2022年9月,五常市市場監(jiān)管局對五常市的一家米業(yè)有限公司罰款3萬元,因為該公司用外地水稻作為原料生產“五常大米”。

前些年,五常市曾派出一支隊伍,由副市長帶隊去北京、上海、天津、沈陽等地維權打假。當?shù)卣渤雠_過一系列措施,如對五常大米進行行業(yè)標準認證、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建立產品溯源服務體系。2018年,五常大米還引入了螞蟻金服的區(qū)塊鏈溯源技術,從而幫助消費者“驗明正身”。

不過,這些措施仍然沒有能完全正本清源。

如今,五常的稻農們更焦慮了。他們擔心的是,在謠言之下,消費者會認為他們賣的不是五常大米,而是來路不明的“李鬼”大米。

“五常大米會因此而滯銷嗎?會被壓低價格嗎?”“沒人買五常大米了,米商還可以賣其他品牌,可我們種植戶怎么辦?”同為五常農三代的宋小花和潘繼萍,有著相同的恐慌。在村子里,大家聚到一起的時候,也會氣憤地議論絕產的傳聞,“五常農民已經很難了,卻還有人在雪上加霜”。

02 真實的稻農生活

五常市水系發(fā)達,拉林河、牤牛河貫穿全境。河流上游分別是磨盤山水庫、龍鳳山水庫,流淌千年的無污染水體經暗渠引入,灌溉稻田。豐沛的水源成就了五常大米,卻也是釀成此次洪災的原因之一。

在三哈村,年輕人往往外出打工,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孩子,39歲的魏明差不多是村里最年輕的水稻種植戶了。他曾在暴雨之后不顧危險爬上大壩,當看到一望無際的洪水淹沒了大片稻田時,他內心的絕望像洪水一樣蔓延。他的7坰水稻中,有三分之一受災。

在抖音上,有一個視頻流傳甚廣——一位稻農回到洪水退去后的家,發(fā)現(xiàn)家里一片凌亂,崩潰大哭。“我是種稻米的,可是家里一粒米也沒有了?!?/p>

在東北,農民對于土地的情感有多深,外來人或許很難想象。這里藏著一家老小一年的收入來源,是柴米油鹽,是孩子上學的指望,是老人養(yǎng)老看病的支撐。

沒有洪災的時候,潘繼萍每天凌晨三點多就去地里干活,天黑才回家。常年在水田里泡著,她的身體一直不太好,晚上睡覺,腿總是抽筋。她的家和老父親家是前后院,父親過生日,因為著急插秧,她都沒能趕回去。孩子在城里上學,三個月沒見過一次。

外界普遍認為五常農民種水稻的收入很高,但事實并非如此。魏明和宋小花、潘繼萍的經歷非常相似:都是出生在五常農村的80后,都趕上了最后一次分地,但是,他們每人只分到了四五分地,當?shù)匕蚜值胤Q為一小畝,也就是說,他們手頭的地還不到一小畝。

缺地的中年農民,只能去承包其他人的土地。他們算了一筆詳細賬:承包費用,每畝地成本約1300元;五常大米中的經典品種“稻花香二號”原種,每畝地成本約65元;翻地、耙地,每畝地成本約120元;肥料等開支,每畝地成本約300元;全人工插秧,每畝地人工費約280元……

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錢。

到了收割時節(jié),更是如此。大面積的稻田可以用收割機,每畝地成本200元;小稻田只能請人,一天人工280元有時還雇不到人——年輕人外出打工,種水稻的是他們的父輩,可這一代人已經五六十歲,身體已大不如前。

除此之外,還有脫粒、日常機械維修、柴油、水利電費等等開支……在五常,每畝地平均能產1300斤左右稻谷,每斤的成本約為2元。去年,米商收購“稻花香二號”稻谷的價格是每斤2.6元左右。

米商會對稻谷進行加工,將其變成大米出售。《中國新聞周刊》報道稱,五常大米的出廠成本約一斤6-7元,加上包裝、運輸?shù)荣M用,一斤的指導價格在10元以上。在某電商平臺上,五?!暗净ㄏ愣枴贝竺妆阋说氖?0公斤126元,等于6.3元一斤;貴的是5公斤111元,等于11元一斤。

而對農民來說,哪怕遇上豐年,自己也未必賺錢。魏明和宋小花都遭遇過豐收的稻谷無人問津的時候。有一年,宋小花家十多萬斤的稻子在庫里擱了一年多,第二年只能按照陳糧價格售賣,在存儲過程中還損失了近千斤。還有一年,稻谷價格被壓到特別低,只有1.5元一斤,這已經遠低于種地的成本價。賣就是賠錢,可不賣又沒錢花,很少有農民能扛得住。

潘繼萍原想著,今年等大米豐收了,要好好犒勞一下自己,可現(xiàn)在算下來,這一年種地不僅沒賺錢,還得賠掉十多萬。她在銀行貸了款,一個月要還2000塊錢,現(xiàn)在還不知道能不能申請延期。

這次被淹的稻田,大多位于河道邊,或者處于低洼位置,離河道遠的高崗地則大多幸免于難?,F(xiàn)在,稻農們擔憂的是,明年,高崗地的土地價格會不會漲。

三哈村的十字路口有一家小超市,那是魏明除水稻以外的另一個經濟來源。災情之后,小超市的生意明顯蕭條。原來每天至少有一百多個顧客,現(xiàn)在一天也就二十多人。魏明本來給上初中的兒子報了網上補習班,但現(xiàn)在看來,連網上補習班也要取消了。

03 自救之路

作為重災戶,村子里每次發(fā)救援物資的時候,大家都會給潘繼萍多分一點。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領取救援物資,她說不清什么滋味,甚至幾次拒領,希望分給其他老人。她感恩好心人的善意,但也清楚,“管一饑,不能管百飽”。

種地之前,她跟著村里人隨大流一起買了農業(yè)保險,但一畝地就交幾塊錢,算算也賠不了多少。

洪水退去后,她一分鐘也不敢耽擱,和老公開始了自救。聽說噴殺菌劑有效果,他們便趕緊去噴灑,又聽說海藻蛋白肥料有用,也準備試試。對于那些沒受災的稻田,他們的維護比以前更精心,會噴灑農殘降解劑,全力保障大米的口感。

在以往收成好的時候,農閑時大家就能休息??山衲晔転膰乐兀麄兇蛩愕榷炀腿フ一罡?,彌補一下?lián)p失。潘繼萍的老公會開車,打算去送快遞,她也在研究自己能干點啥。

隨著互聯(lián)網在農村地區(qū)的普及,沒有太多資源的農民們還找到了另一條自救之路。潘繼萍偶爾發(fā)短視頻拍攝五常的稻田現(xiàn)狀,或者開直播辟謠五常大米絕產傳聞,有時就會有人給她打賞。她特別不好意思,“那感覺就像領救援物資,平白跟人伸手”。

圖:辟謠五常大米絕產的相關視頻

宋小花以前只是刷短視頻,偶爾發(fā)發(fā)日常,暴雨之后,她現(xiàn)學了如何開直播。她計劃拿手機跑遍全鄉(xiāng)7個村屯,把沒被淹的水稻直播給大家看,讓他們相信五常水稻沒絕產,也想讓大家看看稻農的辛苦。

前幾天,她去五常市注冊了一個屬于自己的水稻商標,打算直播賣大米。這是網上的粉絲給她的建議,也是被“絕產”傳聞逼出來的,“我害怕到時候稻谷沒人收”。

除了自救,他們也在祈禱,祈禱明年不要再出現(xiàn)天災了。畢竟,旱災、澇災、低溫、高溫、臺風中的隨便一個,都可能會讓一個農民一年的心血白費??刻斐燥埖霓r民,就像在茫茫大海中駕著一葉小船,風里走雨里過,太難抓住確定性,獲得生存的安全感。在極端天氣頻發(fā)的當下,更是如此。

唯一能確定的是,到明年,他們還是面朝黑土背朝天的農民。父母老了,需要照顧,孩子還小,還要讀書,種地,是他們當下唯一的出路了。

關鍵詞:

專題首頁|財金網首頁

投資
探索

精彩
互動

獨家
觀察

京ICP備2021034106號-38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聯(lián)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關于我們 財金網  版權所有  cfenews.com